2022-12-29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 BY 貳團 張敏智

心理疾病好像是現代社會的流行病了,在社群媒體的傳播下,好像大家身邊都有一些心理生病的朋友,或是就算還沒生病,每個人也都有或大或小的心理困惑沒有解開。知道原來心理諮商師也會有放不下的關係,會像我們一樣鑽牛角尖,好像會覺得自己沒有那麼不正常。

最近身邊有許多人生了很難治好的病,一直以來也常常在思索生命的意義,小時候也常常覺得我生來這個世界一定是有意義的,我一定要留下些什麼讓大家記得我,否則我就白活一糟了,但也體悟到能留名千古的人是死去的人中的億分之一,就感嘆大家的生命都是在無意義中消失的而擔心自己也變成這樣,但仔細想想如果每個人都希望獨一無二,那麼就沒有人願意做維持基本社會運作的工作了,每個人都是主角的同時就等於了沒有主角,我想也許我不一定要為這個世界留下些什麼,我應該是要為我自己而活,書中癌末病人在所剩時間不多的時候,不是想環遊世界或出書留名,而是想去當收銀人員這個看似全世界最無聊的工作,但也許生命的價值根本沒有定義的標準,現在的我覺得前人留下了這麼多知識,我根本不需要硬要錦上添花,也許我生命的價值就是好好的吸收前人的智慧,把自己活得更充實。

書中我感觸最多的案例是一位個性超機掰的中年男子(可以立馬讓你對應到你身邊的那個誰誰誰),永遠都在抱怨跟煩躁,但抽絲剝繭後原來那是他活在葬子之痛的罪惡感下的保護色,他不允許自己在孩子死後還感受到快樂,跟其餘的孩子避而不談死去的孩子,但其實這樣的態度把這件事變成了房間裡的大象,搞得大家都要小心翼翼地活著。台通說過,要想討厭一個人就不要去了解一個人,這也是我看書時常常有的感觸,每個討厭的人都有他做出這件討厭的事的理由跟背景,也許換做是我也不會比他更好,但原諒身邊每個討厭的人的境界我也還做不到,我只能試著去感謝,感謝我沒有這樣糟糕的經歷。

最後跟大家分享書中最喜歡的一句話,是癌末病人為自己寫的訃聞:「在三十五年人生的每一天,Julie.Callahan.Blue始終被愛著。」,簡簡單單卻又鏗鏘有力,非常有打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