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1

原來,婚姻可以不靠忍耐來維持:情緒取向伴侶治療的挑戰與承諾 BY 貳團 揚超

EFT(emotion focused therapy)-情緒焦點治療,是擁有許多實證研究,對於伴侶諮商相當有成效的心理治療取向。
背後由著名的「依附理論」支撐,並有明確的階段步驟及態度技巧,算是少數複雜心理諮商中目標較單純又有清楚架構的。
書名有點長,主要是介紹說明EFT的實務操作,如果對伴侶心理諮商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非相關專業背景的,也能透過不同角度省思伴侶關係。

當中印象深刻的是,多數伴侶在吵架衝突中,往往只聚焦在表面的事件內容(例如:你為什麼不會幫忙做一點家事、你為什麼跟那個人來往這麼頻繁),而此時負向循環就開始了,彼此不停地互相責怪,沒完沒了,直到一方累了、受不了了而結束。而重要的是,能不能看見背後的「依附需求」,就是每一個人需要對方提供的內在支持,例如:肯定、認同、支持、鼓勵、陪伴……等等。顯而易見,如果基本的依附需求沒有被滿足時,就會爆發負向情緒,若彼此沒有好好理解或表達,就會轉變為更激烈的攻擊形式,像是:生氣、要求、責罵、冷漠、逃避。

因此伴侶彼此或自己能否認知依附需求是首要功課,再來要能夠清楚經驗情緒感受,畢竟大多時候我們對自己脆弱無助的需求,蒙上一層強烈保護的攻擊形式。一來是情緒一上來容易理智線斷掉,二來是社會價值觀告訴我們,那代表一種懦弱、不夠獨立、不夠堅強的表現。而不親密的原生家庭,更讓我們不習慣做依附需求的表達。最可怕的是,即使表達了,又被對方拒絕,那會是讓心更痛更受傷的一段衝突。說回來,親密關係真的是一件複雜又麻煩的人生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