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31

入境大廳 BY 貳團 吳芳儀

讀《入境大廳》時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自己曾經當 au pair 旅居國外的日子
這本書不僅是對於長期在英國、美國和香港工作的陳偉棻個人經歷的記錄
也是對於每一個遠離故土、在異鄉尋找自我的遊子的共鳴
-
書中深刻地描繪了在異國他鄉的生活不會是日常的平凡,也不會像旅行那樣的緊湊
而是一種對自我身份的探尋和定位的模糊感,總是存在著衝突感
去中國城吃飯的時候會因為熟悉的點菜文化和口味有歸屬感,同時冒出一絲懷疑:出來不就是要體驗異國風情嗎
不過嘛 時間久了就找到了新平衡,不需要再靠和台灣比較來界定異同,不靠台灣定義另一個國家的距離,不靠回家的日期定義時間
或許當一個「新」地方對自己有了連貫的意義,不論春夏秋冬都有它的美,沒有所謂最好的旅遊時令,自己就不再是個過客了
異國生活帶來的不只是新鮮的體驗,更是對於自我認同的深刻思考
-
關於遊子
每個離鄉背井打拼的人都要面臨到留?不留?的難題
「『我先撤了』不曉得他在說的時候,心裡有沒有一點點守不住戰場的無奈」
「出外的人身上僅有的東西就是簡薄的行囊和華麗的夢想」
透過作者的視角,看到了每一次搬家的不適應,每一個時差帶來的孤獨,以及每一段萍水相逢中的溫暖
-
關於搬家
作者過去 8 年搬了 7 次家,每到一個新地方總是要重新採買生活用品,但永遠無法適應
「像保鮮盒之類的感覺就是要堆在家裡乏人問津,或是百貨公司滿額贈還被嫌太重的不受歡迎贈品,怎麼可能要花錢買」
我後來出國都只帶最少的必需品,有一次經過一個多月居無定所(?)的生活,每天都只從行李拿需要的東西出來再放回去
搬到西班牙要長住(?)一個半月,把所有東西都拿出來歸位好的時候,好踏實☺️
-
關於時差
那該死的時差,有時候真的會讓人覺得自己活在平時時空
「所有的溝通、交流,即使發生在當下,內容永遠是過去式」
「關於家的想像,就是和家人坐在院子裡的小凳子上,趁著陽光、靜靜地挑揀著豆子,平靜無事,時光和煦得彷彿不存在;能坐在同一個時間和空間裡,靜靜地不用多說,一起經歷日出日落理所當然地吃早餐晚餐」
-
在異鄉還特別容易被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感動
每天遇見的人都只是萍水相逢,只要受到一點幫助或被幫助就可以暖心一整天
作者和髮廊設計師聊到說畢業家人沒辦法來看,結果平常每天準時上工,兢兢業業完全不願請假,和作者交情也不是特別深的設計師竟然提議
“Pictures are good for memory, right? If I can, if it is appropriate, if it is allowed, I can try to talk to the boss, to take one day off, to go to your ceremony, to take a picture for you, it is a big day”
不知道怎麼描述更好,但這段看到眼眶泛淚
這不只是因為異鄉給予的溫暖,更是因為在這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和平衡
-
《入境大廳》不僅是一本關於旅行和生活的書籍
它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每個在外漂泊的靈魂深處的掙扎與成長
讀完這本書,我更加明白了,無論是留是走
我們不是過自己「想過」的日子,也不是「不想過」的日子,而是「可以過」的日子,不斷地找尋著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