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1

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BY 貳團 竹雯

閱讀完後,發現很多成年後遇到的問題,其實是和我們小時候過往的經歷,息息相關的。書中提到忽視心理需求的傷害和生理失能一樣嚴重,甚至影響到成年後伴侶的選擇 。

本書一層一層的告訴觀看者,並且一次次的傳達一個理念「就算是情感缺失家庭長成的孩子,也有機會扭轉局面」。看完後也會顛覆一般大眾小時候常聽說關於家的定義「什麼事都可以告訴父母、家是永遠的避風港、父母只想給你最好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情感缺失的人,多數一開始認為父母會改變,包含我自己,但後來發現其實改變自己才是最快的。也逐漸認清父母其實不是不愛自己,而是他們有自身過往的課題,沒有跳脫,所以持續用當年自己不喜歡的方式對待下一輩。

所以情感缺失的人,會建議多關注自身的情緒感受,把對父母的關注放回到自己身上,從此減少內耗,或是懷疑自己是不是不被愛,進一步從過往條件建構起的偽自我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