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滑到這本書,被「囤積症」三個字吸引而借來閱讀。整本書約4萬多字,用字淺顯易懂,與德國的文化差異的部分也都有詳細解釋,閱讀起來可以很暢快無阻。
整本書幾乎使用作者的第一人稱去描寫與猜測本書主角--德國人維拉阿姨的模樣,認真辦生日宴的、有囤積習慣的、年老時的、年輕時的……等,一步步為讀者描繪出生動立體的薇拉阿姨。
全書分為26章節,描寫了從薇拉阿姨生前的生日宴到死後的房屋整理。其中很喜歡第16章的標題<那些已經說過,現在才聽到的話>,覺得每當有這種感覺時,心裡那種難以言喻的複雜與奇妙感真的會讓人有諸多感慨!
這本書涉及了不少內容,包含囤積習慣、老年生活、臨終死亡……等議題,雖然不是專業細緻的一層層深入分析代入各種理論,但對時代背景的敘述、現實處境的描寫都很值得參考。
另外,作者在後記有提到,為了保護隱私,很多名字、地址、職業……等都有改編更動,閱讀時也覺得有些部分描寫的並不深入很可惜,但能理解,畢竟如果我是薇拉阿姨的話,我可能在死前就會把很多自己走過的足跡與回憶先消滅掉,像是把電腦的秘密殺光光、日記全燒光之類……我想,每個人應該都有不想任何人瞭解的部分。但真的好想體驗這樣的東西超多的老房屋整理,感覺過程應該跟尋寶一樣吧!
最後,推薦對囤積或極簡生活、老年、死亡等相關議題有興趣的,都可以翻翻看讀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