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閱讀了解釋阿德勒心理學的相關書籍後,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接觸心理學類的書籍。直到某天,群組裡有人分享了這本書,看了幾篇讀者心得後,發現這本書適合作為評估自己是否需要心理諮詢的參考,因此沒多想便上網購買來閱讀。
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本身是聾人。由於成長於過去聾人教育資源相對不足的年代,加上父母在學習如何與我互動的資源有限,導致我們之間的交流較為薄弱。進入社會後,我也沒有特別關注自己的身心狀態,直到疫情期間,才真正體會到人際關係的脆弱。雖然閱讀阿德勒心理學相關書籍後,我在人際互動上獲得了一些改善,但在處理自我認同與內心困擾方面,仍然感到迷惘,因此決定閱讀這本書。
這本書以簡單易懂的方式來說明心理治療的過程,其中的作法是,透過兒童、父母、成人三種心理狀態來分類,並各自描述其特徵,幫助讀者從自身經驗出發,歸納自己所處的狀態。這些方法讓我能夠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經歷,也幫助我釐清長期以來的疑惑。同時,我也意識到,心理諮詢最終是個人選擇,重點在於是否願意嘗試,並透過不同的觀點來幫助自己找到適合的方向。
讀完後,有認真考慮是否應該先整理過去累積的疑問,將其紀錄下來,再嘗試尋求心理諮詢,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讓未來的人生走得更加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