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理財書籍,由美國有名「晨星基金」的創辦人寫的,是本理解巴菲特護城河理論的入門書,頁數不多,但獲益良多。
作者認為,護城河概念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不是絕對恆久的,主要針對企業事業,競爭者應該難以複製,這樣具備護城河穩固的優勢,作者舉例:銀行金融業轉換成本高,讓客戶不願意浪費時間花在轉換成本上,藉由轉換成本來取得產業護城河。
除此之外,作者也提出,雖然有些產業雖然有明確的護城河,但如果可靠度與耐久程度不高,就需要考慮是否要投資這樣的產業?
本書缺點:此書在台灣翻譯出版的日期,是2016年初版,但細讀書中內容,可以明確知道,此書寫於2007年之前,所以作者某些認為擁有經濟護城河的產業,例如:美國西南航空、雷曼兄弟、煤礦與石油產業,在現今看來,有的已經倒閉,有的也不具未來產業效應。
而作者最不看好的網路產業,書中特別點出微軟、甲骨文,作者認為該產業轉換成本低,不具未來產業參考價值,而直言這二家公司不具護城河保護。然而歷史事實証明,這二家公司規模、營收越來越大。
所以,最後心得總結,閱讀此書,參考作者提出的產業護城河概念,配合概念尋找現今具有護城河產業,不以作者於2007年所歸納產業例子,當成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