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

殺人者的記憶法 BY 壹團 Chen

在閱讀簡介之初,我很好奇罹患了阿茲海默症的連續殺人犯,要如何在與記憶流失的角力中如願地以殺人之舉來保護女兒,於是開始翻閱,跟隨主角金炳秀的視角,以其雜亂無章地寫日記方式來記錄所有在腦中眨眼即逝的記憶片段時,我感覺自己好像進入了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內風暴,混亂、無秩序,你永遠無法預設可能的明天,只因記憶在扯你後腿,沒有過去,看不到未來,有的只是渾沌的現在,在這個混亂中,我已把金炳秀如何英勇地對抗記憶的背叛的期待,轉移到「如果沒有了記憶,沒有過去經驗累積而成的自我,那「我」又是誰?「我」又該如何定義自己?」的反思中,我看到一幕幕金炳秀對過去的殘存回憶,對現在的迷茫,對未來的絕望,故事的最後並未出現以人類的智慧戰勝記憶流逝的英雄結局,金炳秀輸了,以死亡之姿走向自然界不變的定律:人死後屍體會腐爛,身上的細胞會分解回歸大地,已循環無數次的原子會重新加入外界,展開新的旅程,在一切塵埃落定前,記憶早已隨著死亡回歸虛無,你我皆相同。

在書末回想起金炳秀的內心獨白:「人類是關在名為時間的監獄裡的囚犯,可怕的不是惡,而是時間,因為沒有人能夠贏過它。」時,我想以楊牧的<給時間>做為回應:
告訴我,甚麼叫記憶
如你曾在死亡的甜蜜中迷失自己
甚麼叫記憶——如你熄去一盞燈
把自己埋葬在永恆的黑暗裡

或許我們在記憶消散之前,能做的就是活在當下,把握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