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閱讀科幻作品時,會遇到一些科學及設備術語太多,但想像力太缺乏所以很難有代入感的困境,不過這本完全沒有這個問題,星艦比較像是一個媒介,讓作者在這個舞台上延伸出其他故事線,主軸在描寫的是人,一群人登上星艦之後發現許多不合常理(包括不符合物理定律/機率)的事件一再發生,為了解開謎團以及為了自救展開的冒險。作者的手法很特別,不只打破第四面牆,還讓牆外有牆,讓整部作品出現劇中劇中劇的效果,讓讀者從置身萬花筒變成筒外觀測者的感受,一層層拉高世界的維度,主線故事收尾後,作者還附上第一/二/三人稱的三個短篇,以主角群之外的角色立場來補足許多細節,相當精彩也很感動。作者想探討的議題很多,文筆風趣所以沒有說教感,很多對話都有存在主義的反思。
節錄喜歡的片段:
“你轉身面對鏡子,再次看著裸裎而健康的自己。意識到也許當個器官捐贈者對這個世界的幫助都比現在大——身體健康,生活舒適,但一無是處。”
“我已經隨波逐流過了好幾年了,我加入宇宙艦隊不是因為有什麼促使我這樣做,而是不知道做什麼,那不如去看看宇宙的模樣吧?即使如此,我也只是完成份內的基本工作。我逃避了許多事,直到我看到你,腦死,插滿管子,我才發現我根本沒有躲開什麼事。過了一輩子卻什麼都沒做,這可不算什麼勝利。”
每個配角在另一個人眼中,或是在另一個世界/故事線中,都可能是很重要的存在。過好自己的這條支線就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很驚艷的閱讀體驗,看了會以抽離的視角,對自己的生活有新的想法與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