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頹廢放蕩,但太宰治筆下的角色卻多了種走錯棚的感覺,本書沒落華族的設定更加深了這個意象。
對弟弟直治來說,社會幫他貼上了標籤,卻在他纖細的感官下,發現不符合自己這個內容物。於是這些撕不掉的標籤,最後撕裂了他的心和理想。和子看著優雅的母親患病,就像是在雞鳴狗盜的戰後水土不服。舊貴族正如斜陽飄零,她只能試著改變一切。
於是,以兩人的觀點來看,活著就像是在對抗著什麼,要麼逃入酒色之中,要麼就用力地活著。就算是不符合社會的價值觀,也要活下去。所以,最後反而留下一個問題給讀者,為什麼同樣讀著左派思想的姐弟,姐姐在思想外看到改變的熱情,弟弟卻沒有辦法呢?
隨便看一小段直治的隨筆,纖細的性格躍然紙上。與其說是鑽牛角尖,被名為「語言文字」的咒術所困,是我比較喜歡的詮釋。儘管厭世,但是字句帶著真誠感,雖然頹廢,可是說著實話,我想這是太宰文學吸引我的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