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1999年/天下遠見出版/應小端譯
第二本:2012年/心靈工坊文化再版/傅馨芳譯
作者:天寶.葛蘭汀
心得:因為遊戲"To The Moon""去月球"讓我好奇,為何女主角身為自閉症患者會以星星隱喻自己,也認為星星就是天上的燈塔。在圖書館剛好看到這本自傳類的故事,講述身為一個自閉症患者從小到大的歷程。由於此書有兩種譯本,兩者內容略有差異因此特意提出和書友分享。
第一本是以時間軸為主的自傳,從嬰兒時期的外在行為描述至長大成人中的各種困擾及心理歷程。裡面有很多行為的描述,例如嬰兒時期抗拒母親的懷抱、破壞力強、用自己的大便當成黏土捏塑模型、脾氣暴烈、把拼圖嚼成紙糊抹在地上、尖叫...等等。說真的身為旁觀者我真心覺得這畫面很可怕,也深深敬佩所有用愛包容孩子的父母。天寶的母親不認為孩子麻煩,反而在給醫生的信中寫道她認為和天寶相處很好玩,天寶是個親愛的同伴。天寶上學後有了更多的問題,關於學習表現、同儕關係、休閒娛樂。在此不多做描述,透過此書可以了解自閉症孩童行為的原因,以及他們心中的想法。很推薦想多多理解自閉症的人來觀看,我尚未找到為何自閉症患者會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的理由。但我想,也許是因為他們礙於表達能力及先天缺陷,無法向他人詳細表述內在的感受以及親近他人。像是星星一樣雖然散發著自己的光芒,但之前卻相隔甚遠。他們需要和他人之間保持距離,才能維持自在。
第二本是依命題做章節劃分,從視覺思考、自閉症的診斷、感覺障礙、情感...等編排而成。雖然用這種方式可以更快了解到自閉症的核心要點,但我更偏好第一本的編排方式。第一本讓我覺得與作者同在一同經歷她的成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