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青年意思是指身分可以有多重,例如我可以是"工程師\植物學家\攝影師"。
但是也不一定要多重職業,斜槓青年也可以是一種職業,但是具備多元的能力。
本來以為書中會以此為主題蔓延開來,但只有前面的篇幅講到這概念,書中大多寫作者的人生理念。
SUSAN KUANG,本書的作者,在結束職場後,開始他的嶄新生活,把很多想法寫在本書中。裡面很多概念深得我心,很多想法都跟作者滿像的。
以下是書本的一些概念,消化後加上心得:
1.成功者很難意識到自己的成功不過是一種機率現象。有些成功其實是天時地利人和,但偉人傳寫的都是個人的努力。而對成功的渴望會刺激我們的虛榮心,追求外在的滿足。但我們快樂不是目的,而是追求卓越的過程。
2.大腦需要休息,才有創造力。過度忙碌會扼殺創造力。還是留一點白,除非你不需要創造力。
3.我們的文化把努力跟勤奮當作美德,忙碌等同於創造。所以工作時會傾向忙碌而非悠閒,所以很難讓自己成為擁有獨立思考以及創造的人。
所以大家逐漸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花時間去處理人為創造的問題,僅僅是為了顯得很忙碌。敝公司很常見,自己埋了一個BUG,然後DEBUG後可以在周會上報告自己又解了那些BUG,可是對於社會一點也沒有貢獻。
4.面對任務的時候,心理會出現三個區域: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在能力範圍的時候是舒適需,面對毫無能力解決會在恐慌區。而稍微超除能力範圍,我們才是在學習區,才會進步。
5.人類大腦其實是很懶散,看到一件很複雜的事情,為了省能量去思考,大腦會逃避。我們可以把事情拆成好幾的小項。這個跟追劇一樣,如果一部電影6個小時你很難一口氣看完,但是拆成六集你就可以一口氣看完了。
所以學習時候,可以模組化:拆成好幾個小任務。
6.情緒其實是生理演化出來的機制,幫助我們生存(逃命等等),本身無法被消除,重點在找出情緒的源頭。明白情緒只是生理的波動,不具任何意義,就能做到僅僅感受情緒的存在而不受其苦。見風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