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維里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書名的意思是,在大腦裡,拆掉一面不該存在卻影響你至深的牆……
作者名叫古典(這是真名),他原本是大陸知名留學機構新東方的首席GRE英文辭彙老師,後來辭職創業去做生涯規劃師,也有在得到app裡有專欄
我是看了他的<躍遷>後,才知道他上一本書叫<拆掉思維裡的牆>更厲害,銷售超過300萬本,好不容易訂到書,也在網路上看到電子書
一看到電子書的內容就欲罷不能,足足看了一半書裡的章節,才不得不上床睡覺,那時已經半夜2點多…
以下是第一章的部份內容,竟然跟我說書過的<關係黑洞>的主要觀念一致
==============
人生夢想如果是買房,經過古典的數學計算,和自己親身經驗,你賠上的是一輩子執行夢想的機會!
背負房貸的中產階級,可能在付完開銷和房貸後,每個月幾乎沒有任何餘額可以進修或準備創業
然而不買房子的人,每個月存下的錢可以投資自己做進修,或者是當創業基金
古典在新東方留學機構當到頂尖英文老師後,本也開始想買房,算了一下薪水和看了一下北京的房子,可以買頭期款200萬的房子
當古典興高采烈地打電話跟朋友討論時,朋友潑了一大桶冷水說:你買了房子,一輩子基本上就定下來,你準備好安定了嗎?
古典放下電話後全醒了,決定不要買房,後來也才有辦法在未來開創自己的事業與公司
巴菲特當年問未婚妻說,到底是要拿當股票經紀人時,存下來的1萬美金買房,還是要拿去投資,等之後再買大一點的房子
巴菲特的老婆蘇珊願意相信巴菲特
於是巴菲特婚後仍在租屋住,過了6年後,投資成立的公司開始穩定獲利,才去買了一間房子
為什麼講安全感要講到房子?
因為大陸跟台灣一樣重視有房斯有財,大家會對有房的人投以尊敬與羨慕的眼光,外地人也會因有房子後而有踏實感
最重要的是,有房子好娶媳婦…
作者認為買房子其實是在買安全感,可是因為資源有限,就不能拿來提升自己和追求一個畢生夢想 (如果買房子就是這個人的畢生最終夢想,也許就OK?)
===========================
而本篇提到大陸25歲以上的女生,則會被社會風氣催促找尋有房或穩定工作的男朋友,因為這樣會讓女生有安全感….
作者有一個年輕女生學員,是白富美的代表,可是她卻一直在換男友,每次都草草收場
作者身為老師,不免關心詢問,女學員說她內心沒有安全感,想要找一個男生可以在物質和精神方面都無微不至照顧我,給我安全感,但卻怎麼也找不到…..(跟關係黑洞的某一段好像)
作者說了一個讓我差點流淚的故事 (不誇張)
有一個29歲的女生叫劉麗,在廈門幫人洗腳,高中學歷,家境貧寒,有2個弟弟和2個妹妹
為了養家,她每天工作12小時,收入頂多3000元人民幣不到,卻被父母質疑她在外工作狀況。
有一年春節回家,父母知道真相,竟然把幫家裡蓋房子,供弟妹唸書的劉麗趕出家門,就因為劉麗的工作太不光彩
這時劉麗拿起了刀子,準備刺進心窩,一了百了,結束這份深刻的苦痛
也不知道怎麼樣,她竟然沒刺進那一刀,反而做了一個大決定
在接下來7年內,她不但仍供給弟妹唸書,還撥出錢來捐給同村小孩,誓要讓村裡面出兩個大學生。
一開始只是同村的貧寒子弟受惠,慢慢第開始幫助廈門其它鄉鎮的小孩,改變更多人的命運
問她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她說小時候要上台演講,沒鞋子穿,穿了一藍一綠的鞋子上台,這份恩情她要延續下去
安全感不是從別人身上要什麼,而是能為這個世界做什麼,是一種被需要的感覺。
支持別人是這個世介上最安全的事情,它永遠不會失敗。
這讓我想起最開始我為何決定要辦活動和成立Fun & Friends,正是從<當和尚遇到鑽石>看到類似的概念:業力法則!
也跟<擁抱B選項>裡的作者發現的事一樣,當人極度悲傷時,竟然能透過幫助跟自己有類似遭遇的人,得到救贖、得到平靜、發現生命的意義與人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