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由犯下日本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酒鬼薔薇聖斗事件」的前少年A所寫的自傳,內容分為兩大部分:分析自己犯案的原因和心理,以及更生的心路歷程。這本書出版時有很大的爭議,因未事先取得受害人家屬同意,在一片罵聲之下卻還是銷售長紅,但他所賺取的版稅也沒用來賠償受害者。
前少年A犯案時才14歲,案件發生後社會輿論把矛頭指向前少年A父母的家庭教育。前半部分他闡述過去的自己,以及犯案的起因與過程,他認為他開始偏離正道,是因為外婆的死亡
-「無論在如何艱辛的時刻,人只要有足以相信的『錨』便能緊緊與這世界相繫,不會被是上的險浪沖走。但當『錨』失去了,魂魄便成了一頁漂泊的孤舟。我失去了外婆這唯一而絕對的『錨』,於焉魂魄被沖往死黑的孤海。」
後半部分描述感化院和更生的過程,是有點偏向流水帳的內容,但是也是前少年A內心開始成長的部分,過去的他藉由死亡來感受活著,而更生後才開始體會到人的溫情,便自覺且扼腕過去的自己剝奪了別人所珍惜之物,「活著」。
會找這本書來看,一開始是因為好奇他犯案的前因後果,但我覺得這本書的精華,是在於書中對於生命、死亡以及懺悔所提出的情感與見解。閱讀的過程中很沉重,不過前少年A的文筆很好,算是很容易閱讀,但是書中對於殺害動物或人以及性癖好的部分也算是描述的鉅細靡遺,會有點不太舒服,若有興趣閱讀本書的人請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