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用各層面探討中國一胎化政策的書。其中最驚訝的是,一胎化政策其實跟中共當時想要讓GDP突飛猛進息息相關,因為控制人口做起來似乎比產值增加容易,於是政府就聽信了一些科學家的說法、忽略社會學家警告這些政策會導致的社會問題,執行了這個政策。在黨的極力管制下,下面的計畫生育官員用盡各種激烈手段控制人口,即使懷孕七到九個月依然會強制墮胎、造成無數悲劇。
而一胎化政策的惡果也在幾十年後出現:人口老化、未來壯年人口將嚴重不足,即使現在想要鼓勵人民多生,人民也已經習慣小家庭,想生超過一個的家庭不多。
從一胎化政策也可以清楚看見富人與窮人的不平等,窮人要嘛被迫墮胎、要嘛得繳超乎能力的罰款,富人不但可以砸錢生超過一個,還可以用人工生殖的方式生多胞胎、規避一胎問題。更有錢者還可以直接找外國代理孕母,有更多處理生育問題的方式。
看完全書,心中感觸良多,也認為一胎化政策一開始的決策過程值得我們借鏡:很多人太過相信科學與數字,認為數字算得出來的才有價值,對人文領域嗤之以鼻(如台灣人的文組無用、理組才是優秀人才該讀的)這些思維都容易讓我們忽略很多數字難以解決的問題。重視各種領域的人才,平衡人文與科學的思維,也許才是政府決策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