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利用媒體如何報導家庭料理來追朔飲食歷史,媒體包括:雜誌、書籍、漫畫和電視節目。
本書將家庭料理劃分五個時期: 1. 昭和前期(1926~1945) 2. 昭和中期(1946~1975) 3. 昭和後期(1976~1989) 4. 1990~1999 5. 2000年以後。
從專職主婦製作和食,洋食大舉入侵,追求道地的異國料理,到職業婦女崛起,外帶熟食與咖啡館簡餐的興盛,單獨在家用餐的孩子,最後回到最初的和食文化。
對照現在台灣的生活,外食便利與雙薪家庭,擅長料理的男性增加,鑰匙兒童及各式各樣的課後補習班,也許趁放假來做點小料理是個不錯的決定,認真準備餐點並珍惜的吃完他。
節錄:
對戰後以來,一直為達到目標而努力的我們,慢活教導我們,人生並不是達成甚麼,也不是實現夢想,人不可能一直幸福,人的豐足並不是擁有一切家電製品、住漂亮的房子。 …… 人生有喜有悲,然而更重要的是千篇一律的每一天,幸福就在美味的飯菜和有人一起大笑的瞬間。
生活便利的我們,往往流於事事講求「簡單便利」。但是,用心面對樸素平凡的東西,會領悟其中的況味,這也是我想珍惜的。-食物造型師飯島奈美
認真工作,好好吃飯。飯島的話毫無出奇之處,但要做到卻很難。她告訴我們,正因為這年頭飲食資訊氾濫,所以更不想捨本逐末。
代表作是在網路雜誌《幾乎每日系井新聞》中連載的《Life平凡是好日的食物》(一至三冊,東京系井重里事務所,2009至2011年)。
台灣出版書名:
LIFE家庭味:一般日子也值得慶祝!的料理
LIFE2 平常味:這道也想吃、那道也想做!的料理
LIFE3生活味:每天都想回家吃!的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