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3

丈量印度 BY 壹團 悅寧

作者張瑞夫踩著腳踏車行走印度,我隱約地將張瑞夫與謝旺霖的背影重疊,他們自我放逐的地點都是印度,但是張瑞夫歸來後依舊是他自己─他幽默與戲謔的評價依舊不減,謝旺霖卻彷彿褪去了一層什麼,他不再是那麼的堅毅,反而多了一分溫柔,因此相較之下我喜歡謝旺霖的《走河》更甚《丈量印度》。
「嘿,你知道嗎?人的一生其實是一部拍完的電影。你聽過這種說法嗎?也就是說,人生的劇本早在出生時就寫好了,該發生的事都已發生,只是誰都看不見未來而已。」面對吸食大麻的印度人,張瑞夫擔憂著自己的人身安全,也對其顛三倒四的話語不知所措,然而其所說的話理性想來不無道理啊!也許我們的命運早就註定,但是我們並沒有輕易地接受他,面對未知我們還是盡其所能的努力。
「若要以一個詞彙說明印度之於我的感受,鐵定就是『又愛又恨』。我愛她多元的感官刺激,亦恨她鋪天蓋地的文花落差;我愛她的兼容並蓄,亦恨她的階級對立;我愛她的人情溫度,亦恨她的不善拿捏。我無法愛印度的全部,也無法恨印度的全部,對印度的愛與恨從來不是比重問題,而是糾結的存在。」還未到過印度的我,因為此段文字,心中不自覺澎湃起來,期待有天能見識印度的愛與恨。
謹以此書致學會放寬底線、鬆綁原則,活出自己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