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以亞洲四小龍之一崛起的南韓,其目前經濟發展已超越台灣一大步,但其實他在60年前還是一個比某些非洲國家都還更落後的窮小子。究竟是什麼樣的魔法使他能高速成長,一躍成為世界大國?內心的疑問促使我翻開這本書。
作者過去任職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長達21年,因為轉換工作跑道(新任南韓現代汽車集團的高階主管)而與擔任大使館外交人員的妻子飛往韓國開展新的職涯生活-更確切的說,是深度體驗韓國人的文化。
書中有幾個有趣的例子想跟大家分享:
1.南韓人不稱呼自己為南韓,而是韓國,他們直接把北韓視為南韓的一部分,只等著韓國被統一 ;有趣的是,北韓人稱南韓為南朝鮮,意思是北韓的南部XDD
2.韓國人下班後幾乎都會參加公司的應酬,意思是你的下班時間是從星期一早上八點到星期五晚上某個你老闆喊停的時刻,這讓公私時段分得很清楚的美國人相當不習慣。
順帶一提,根據歐洲一項調查指出,韓國人每星期平均喝十一杯酒,稱霸全球,而第二名瞠乎其後的是俄國人,一星期平均喝五杯酒。
3.韓國職場很拘謹刻板,階級嚴明,上級稱呼下級才能直接叫姓名,下級稱呼下級一律以姓氏加職銜(外國人普遍直接叫名字),這一點應該所有受到儒家文化薰陶的國家都有這樣的現象。
4.日韓的比較:日本人被稱為亞洲的英國人,他們的禮儀與教養無可挑惕,不過,你可能永遠不會知道他們對你真正的看法,因為他們不擅長拒絕別人;而韓國人經常被喻為亞洲的愛爾蘭人,不單單只是因為他們酒量好,還有他們較為直接坦率的性格。以職場為例,韓國的主管通常會直接責備你工作沒做好,而不是說你還有進步的空間。事實上,韓國人相當以這種被社會磨練出來的強悍為榮,這是他們快速進步的關鍵之一。
其他的例子就不再一一贅述,另外針對開頭的問題,我整理出書中提到以及幾個我認為關鍵的因素跟大家交流:
1.國民幾乎為單一民族,民族性強悍且團結。
2.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嚴明的階級劃分讓政策可以快速落實,執行力極高(猶如軍隊般的職場文化)
3.該國過去多屬藩屬國或被殖民的角色,長久的壓抑導致他們想用更強大的實力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4.處於中國與日本兩大國之間的位置,讓他不得不變得更強大,否則就會淪為別人的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