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薄薄小書,和作者另一本<黑土>篇幅相差懸殊。根據葉浩導讀,這本小書源始於川普當選當天,作者在臉書上發表了一篇對美國大選和民主政治的省思和批評,引起極高的轉貼率和爭論,後來作者陸續又寫了不少篇討論,最後選擇在臉書上發表過的二十篇再擴寫成書;每一篇穿插其他國家/地區曾有過從民主演變為獨裁暴政的歷史經驗,都很值得拿來做為台灣的借鏡。民主政治並非唾手可得,如何維護民主生活也不是輕而易舉之事,光如何判斷媒體提供資訊的偏頗與否,或如何察覺生活中帶有引發獨裁暴政概念的詞彙/舉動,就相當考驗每個人的思考了。印象最深刻的包含一些具煽動性的用語,書中列舉川普在大選演說中的一些不友善、隱含歧視,卻鞏固選民支持與忠誠度的語言,同樣的情況可以回頭看看「發大財」,過往我認為那句話不過拿來當韓國瑜的「形象廣告」,但其實在支持者的心中因為講了三次以上(XD)而逐漸成為不可動搖的信念,甚至開始影響對政治不那麼關心的人,在三人成虎之下也漸漸信以為真(儘管仍有不少人對這一句話嗤之以鼻跟開嘲諷)書中舉出落實民主的二十件事,或多或少是我們曾思考過,也是相當容易理解的內容,但我們依然常被其他因素而被蒙蔽與忽略,更深刻的是很多地區的民主自由,是先有一群人勇敢站出,儘管被視為異端或激進份子,而且先後犧牲仍不被打散,在長達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近乎絕望的情況之後,才終於露出一絲曙光;但未來的台灣若面臨同樣情況時,誰願意加入第一群人?其實對於個性膽卻如我而言,這真是最難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