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1

阿德勒的青少年教養課:引導孩子創造自信負責的未來 BY 壹團 點兒 Dianer 미산

應急情形下買的幾本青少年教養書之一,沒有從頭到尾依序細細看完,但是有大略翻過,覺得有些小概念小技巧還算實用。算是「知道了就有價值的知識」。

比如:聽比說更重要,只說不聽是演講不是溝通。多利用類似「我感覺(你好像很傷心?對這次考不好很挫折?⋯是嗎?」這樣的「我」訊息、反映式傾聽,能夠讓青少年比較願意鬆口表達想法。(如果還是沒什麼回話意願,也不要強迫他)。

專制高壓會引起不良後果,但是放任式的作法、溺愛也不是適當的管教方式。我們應該時常提醒自己,管教的目的在於協助孩子獨立成長、養成負責任的性格等,而不是在顯現自己有多厲害、多幫的上忙。

青少年犯錯時(舉凡不整理房間、晚歸、課業一塌糊塗等),可以用「自然後果法」或是「合理後果法」,讓他們自己學到該行為會帶來如何的後果(自然後果像晚歸錯過吃飯時間會沒飯吃肚子餓、房間髒亂會找不到東西等),但若他們的行為會影響到大人,則可能需要用合理後果法,約定如果不怎麼改善,青少年需要付出某種結果(跟他協商並且都接受的後果,比如房間惡臭傳出時,家長會去收拾,並且孩子要付出零用錢作為清潔費)。

雖然不一定全部方法都能夠適用,但在書中看過各種不同的處理方式後,覺得自己以後處理時腦中也會有比較多替換的方案可以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