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3

三體 BY 貳團 Kevin

當提到華人科幻小說,我還停留在一直沒有去讀的張系國跟倪匡,頂多加一個會被劃分到大眾小說居多的《那多手札》系列,卻沒想到近十年前就出現了劉慈欣,太讓人震驚了,我居然到現在才讀到。

看了一下維基介紹,他基本上包辦了中國國內幾個科幻獎,連續了六七年吧,《三體》也得了最高象徵的軌跡獎、雨果獎,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太宏大、太磅礴,跨越了幾百年的人類文明啊,甚至進一步去揣測宇宙生命的狀態,黑暗森林真的是讀到會嘆為觀止。一篇應該容納不下全部的想法,就乾脆拆成三篇吧!

做為開端,首先就是丟出幾個謎團,混亂詭譎的三體遊戲、物理學家的自殺潮、被擾動的基本粒子實驗等等,第一部大多還架設在真實世界上,所以能看到更多的描述主要是在現實世界上文化大革命對葉文潔的摧毀,父親的死亡、母親的崩壞、親暱的人的背叛,這幾個打擊之下,他終於不信任人類而對外星文明發出暴露地球的廣播。這一段前因後果描寫得很生動,可以充分理解葉文潔為何背叛了人類,甚至為此殺了自己的丈夫,儘管有段時間他感受到人類的溫暖,最後卻又破滅。然後文化大革命真的是狗屎。
像她在p78體悟到人類之惡:「人類和邪惡的關係,就是大洋與漂浮於其上的冰山的關係,它們其實是同一種物質組成的巨大水體……人類真正的道德自覺是不可能的。」然而人類在無法自我拯救的時候,不管是把那個力量投射到宗教還是外星文明上,其實只是變相地擺爛等待他人救贖。也難怪最後外星(三體文明)帶來的只是毀滅的前兆而已。

另一個有趣的是三體遊戲裡面,東西古今文明交雜,各個角色(到底是npc還是真人呢?)用各種奇特的技術想要測量出三體世界的恆紀元與亂紀元差別,看他們不斷嘗試然後失敗,對照主角最後從天空飛星判斷出是三個太陽在互相干擾而使得天體規律過於混亂,可以看出諸多學者們的努力。而科學的不放棄則貫穿了全書,在後面可以一直看見人類即使被封鎖了基礎物理,仍然不放棄生存的慾望,生命與科學是息息相關的。

科幻理論的部分很堅硬,第一部就涉及很多物理學與天文學,在後面更多,但文科如我都能看懂或是略過說明也無妨了,就不用太擔心讀不懂。

角色上形塑算是缺點優點都很明顯,如前所述,葉文潔的形象鮮明生動,還有一個警官大史,他的想法真的是太跳躍了(可以跟後面的重要角色維德相比,只是沒那麼惡劣),尤其是想出在岸邊架設鋼柱,用奈米級的線把整艘大船切碎,讓上面的人瞬間失去反擊與抵抗的機會,這個想法真的是太誇張了。
然而第一部主要敘述者的汪淼存在感實在太低,讓人不知道他到底來幹嘛的,暗戀了一個有男友的女科學家,然後研究奈米材料,順著故事進行而已。

有時還是有一些有趣的吐槽,比方p130描寫紅岸計畫是要把訊息發到太空上,結果中共那裡擬的第一稿寫「你們收到的訊息,是地球上代表革命正義的國家發出的!……站在正義的一方,站在革命的一方!」被批示的長官說「大字報在地上貼就好,不要發到天上去」這個吐槽我超喜歡。

三體文明研發智子出來那一段也很讓人震撼,雖然牽扯到宏觀微觀、維度之類的科學超出我的想像,比方在微觀狀態下的一顆九維度的質子,其是否包含著可能的智慧存在?
而且一顆具有智慧的質子,竟然可以透過影響加速對撞器的結果,封鎖地球基礎理論的進步,因為質子可以在內部取代做為標靶粒子的原子去被撞擊,使結果完全不規則亂數變化。我物理還停留在摩擦力而已,不知道這件事在科學上可行程度,但看科幻小說最大的樂趣,就是看作者把從來沒有想像過的技術與科學描寫得栩栩如生,就像作者在後記裡提到p304:「好看的科幻小說應該是把最空靈、最瘋狂的想像寫得像新聞報導一般真實。」 《三體》完全做到了。
我覺得閱讀精彩小說最大的缺點,就是在於發現自己的能力完全無法比擬,最後默默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