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30

漢字的華麗轉身:漢字的源流、演進與未來的生命 BY 貳團 Stephanie Kang

這本是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和大塊文化編輯團隊合作的書,集結31位學者專家、作家、設計師、圖文創作者分別按歷史進程撰文介紹漢字的文化演變,包含從商朝甲骨文六書說起漢字的發展,近代簡體繁體字之爭,乃至日本漢字漢詞的影響,到電腦出現後興起的倉頡輸入法等中文應用。其中,關於1949年前後兩岸各走向簡、正體字之別的歷史回顧,頗讓我印象深刻,原來在1950年代初台灣曾有一派學者以羅家倫為首,主張推動簡化漢字,但學界和立法院都有反對聲浪,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簡體字,因此後續就沒有推展要將漢字簡化。覺得慶幸台灣是使用正體字,不太能接受「殘」形的漢字,比如簡體字中的愛是沒有心的,沒有心的愛,怎麼還能說是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