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是被書名吸引,書中提到破壞自己的權利就是自殺的權利。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生命的長度,這對一直被耳提面命「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我來說是一種衝擊,沒有思考過這方面的議題,突然頓悟:啊⋯⋯原來這也是一種權利嗎?未開放安樂死的我們,在面對難過、孤獨和倦怠時,若碰到書中的自殺嚮導,你會委託他嗎?還是選擇咬牙堅持下去?接受委託的嚮導,會提供方案供客戶選擇,再安排過程並妥善處理後事,途中靜靜的看著委託人解脫。
書中提及多幅西洋經典畫作,而小說的篇章名也依此命名。另外,虛擬的自殺嚮導工作,原來在20世紀末的日本成了真正的職業,一度引發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