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珊蓋伊Roxane Gay是女性、黑人、雙性戀,這樣的身分大概算是少數中的少數中的少數了。也因此,閱讀她的文章非常有趣,因為她的觀點總是能挑戰大眾不假思索、習以為常的慣例。整體來說,本書內的文章就像是雜誌專欄文章的合集,輕鬆、好讀,不會讓妳想著未完的劇情想得睡不著覺,或是被點醒後為自己所作所為悔恨得輾轉難眠。蓋伊的文章主題含括流行文化、社會事件及政治操作,她關注這些議題中所帶有的性別、種族歧視等觀點,指出大眾是如何落入仇恨及斥異的論述中而不自知。
作者對於「姊妹」、「決殺令」、「自由之心」這幾部電影的評論很有意思,上述電影的評價普遍來說都不錯,但是蓋伊藉由她獨特的身分點出了幾個問題:黑人角色在這些電影中似乎淪落為被救贖者,彷彿平等要透過他人施捨而得,而非與生俱來;黑人角色的出現僅是白人中心敘事的襯托,必須符合白人觀點才能呈上檯面;這些電影中出現的種族歧視用語、強暴場面、對於女性角色的簡陋刻劃(縱使在看似強調種族平等的電影中,也不能忽略性別平等的議題),都有更多值得思索與改進的空間。
我欣賞作者勇於坦承自己作為女性主義者,卻不符合他人對女性主義者的形象(獨立自主、厭惡男性、不刮腿毛等等)的事實,因而自嘲是「不良的女性主義者」,她坦然的態度讓人倍覺親近,因而開啟更多對話的可能。唯一讓我略覺不安的是她對「格雷的五十道陰影」的評論。雖然這也不是我第一次看到對於格雷系列的貶抑評價了,不過我始終覺得,與其以嘲弄E.L James與她的讀者,不如探究為何格雷系列會大受歡迎。因為它是暮光之城的同人衍生嗎?因為它的題材涉及BDSM嗎?它所受的追捧反映了什麼(女性對情慾書寫的渴望)?這其中仍有值得研究的議題,哪怕書中確實存在男性霸權再現的疑慮。當作者用嘲諷的態度談論其他人、事,很可惜,她所訴諸的恐怕只是讀者的感情,而非理智。本來格雷系列可以作為更廣泛討論的切入點,但僅用不以為然的態度將這種可能性推開,令人有些失望。不過沒關係,因為作者所遺漏的,也正是身為讀者的我們可以涉足踏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