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1

未走之路:是美國精神的代表,也是被誤解最深的世界名詩,一探普立茲獎詩人佛洛斯特傑作背後的難解之謎 BY 貳團 悅寧

〈末走之路〉是美國上世紀的著名詩選,它曾出現在紐西蘭福特汽車的廣告。〈末走之路〉的爆紅來自於讀者錯誤的解讀,詩中有段寫到「我選了人煙稀少的那條」,人們因此誤以為其是讚揚「自己的路,自己選」的頌歌,實際上作者佛洛斯特是告訴讀者自己如何選擇那條人煙稀少的路,而人煙稀少的路並不代表沒有人走過,而是指「人煙稀少」的那條路也與「同樣多人走過」的路相去無幾。這首詩並非歌頌有行動能力的人們,而是評論面對選擇後的結局,人們不需要過度責備或試圖寬慰自己,因為那都是自己的選擇,而不需要自我欺騙。
其實我對美國詩歌並不是很熟悉,會挑選本書是被書名所勾起好奇心,書中並沒有深入交代作者背景,所以閱讀過程自己上網搜尋作者及其著作相關資料,我很喜歡作者佛洛斯特自撰的墓誌銘「我和世界有過情人的爭執」一句,我覺得此句富有對生命的喜悅與智慧。
「生命起初,我追求完美,並決心要擁有。擁有之後,我不再期盼,沒有它也能活。現在我發現自己渴望的是人為事物的缺陷。我幸災樂禍地注視著不完美。」所有的選擇都出自我們的信念,根據我們的觀察、有意識地評估、相互衝突的選項之間抉擇。選擇屬於我們,而潛藏在這個信念背後,是一種看到世界與我們自己的獨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