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9

自己的房間 BY 貳團 露

一直到閱讀了吳爾芙在本書中犀利的描述,我才去思索著那些赫赫有名的女性⋯南丁格爾、珍.奧斯汀、夏綠蒂·勃朗特等人,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究竟是怎麼達成他們的成就?

剛開始閱讀這本書時,其實有點不習慣吳爾芙筆下那好似邊走路邊聽邊著一個人在如何思考的話語。心裡想著如果她生於現代的話,搞不好會在網路上變成鄉民跟人筆戰呢。但讀著讀著,覺得這本書越讀越有意思,透過吳爾芙的描述,重新去思考了早起年代女性與貧窮和自由的關係。

「怎麼有一性別的人得以享有平安和富足,另一性別的人卻要忍受貧窮和不安?」

透過這本書,我得以知曉英國早期年代女性諸多的生活方式與她們生活上的不平等。有趣的則是在書中得以窺見一些赫赫有名的人的生平故事。連珍.奧斯汀都必須偷偷摸摸地在一個極不理想的空間中寫作;而南丁格爾訴說:「女性連半小時也沒辦法說是自己的。」以表達出在家庭中失去自由的現實。本書也讓我理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如何讓女性的位置在社會上移動,而後又被經濟蕭條及男性回歸市場所壓制。在許多知名男性作家的作品中(例如莎士比亞),充滿著機智聰慧的女性,但卻離當時的社會現實那樣地遙遠,趨於夢想之中。

裡面有太多人和史料是我未曾了解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從註解慢慢地去理解。這部分真的覺得出版社的譯者很用心,在這本書中的註解和書的內容是等比例的精彩且豐富,如果沒有這些註解,我大概很難去享受這本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