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天的旅行日誌,翻開第一頁就好喜歡,應該是作者從新加坡、泰國這兩個國家開始寫起,剛好自己也去過,讀起來忍不住會心一笑,也想起自己旅行中的點點滴滴,就像作者說的,旅行是一件迷人的事情,因為可以看見不同的生活可能
隨著一篇一篇的故事,一個又一個不同的城市,一位又一位旅程中的過客,我們跟著作者的眼睛,看著未曾到過的國家探險,印度那篇,作者被擠出火車那段,我忍不住反覆看了兩次,想起學弟曾跟我分享的印度心得,覺得這真的也沒什麼不可能;馬丘比丘曾經在前年我也差點就要去了,只是最後看到轉機時間跟價格,以及那時候太臨時,沒有人可以同行,就這樣跟他錯過了
讀這本書的時候想起自己從來沒有出過遠門,行李收了就到加拿大打工度假,第一次看到雪,卻沒有感動的感覺,只覺得白茫茫的一片,每個地方看起來都一樣,也想起結束打工度假後,過境紐約,飛到歐洲三個月,現在想起來都覺得,怎麼那時候的我辦得到,如果要我再一次,其實我沒有把握
其實說穿了很簡單,因為身在台灣,所以我給了自己很多藉口,一但人在國外,態度也變得輕鬆,什麼都可以一笑而過,不管是第一次在歐洲轉火車就遇到荷鐵意外,所以推著29吋的行李箱在月台狂奔轉車,否則就要錯過接下來的行程,或者是在瑞士掉了手機,接下來卻還有三周的行程,回到了紙本地圖的世界,卻也讓我用更不一樣的心情走訪Budapest跟波蘭多個城市,說不完的旅行趣事都是屬於自己的,看到不一樣的文化衝擊,也都各在人心,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開始讀胡晴舫的旅人,驚訝於這本已經出版10年的書,我卻常常被他的文字打到,的確,我們都是帶著偏見在旅行,旅行之後帶著不一樣的偏見回國
所以自己真的出國打工度假後,才真正懂得,那些回來的人所說的不一樣,回不去代表什麼
作者是幸運的也是有勇氣的,這麼長天期的旅程不是每個人都辦得到的,但是或許也唯有這樣,才能有不同的心境去將心比心看見不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