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

從宜蘭海港孩子到英國企業楷模:貨車女孩蔡惠玉的精采人生 BY 貳團 Filin

才看了序言,就讓我覺得感動,包括在書中有專門被提起的「曼城台灣日」,正是由這本書的口述者-蔡惠玉女士在英國所發起的台灣活動。印度哲學家奧修說過:「從別人的身上看見自己」如同很多人的自傳或故事可以激勵人,這本書也可以從文字之中,找到可以學習或借鏡的榜樣。

當她的兒子跟著倉庫的勞力工作做了幾次後抱怨好無聊,她卻認為職業不分貴賤,正色向兒子說:「這就是人家的工作,人家就是靠這個養家活口的。」簡單一件小事情,就可以看出不同的思維與人格特質。
許多人在學生時期,包括我,不一定能很早就理解,能看著一個人當作自己的榜樣,去模仿去效法,來讓自己提早擁有廣闊的視野與深層的思維。但蔡惠玉女士的小時候看著爸爸工作與分享自身閱歷來增廣見聞、透過籃球隊的王老師在嚴格的訓練下建立身心堅毅的底子。也因為童年時期的觀察力和好奇心,累積了很多在未來是她專屬的實力,包括信守承諾、以及直面員工對罵的勇氣與魄力。

整本書看到後半段的時候,是隨著一把一把鼻涕看完的,也許是感同身受,也許是受到書中的許多故事所感動,從小到大,從學生到工作到實業家,每個階段都有我們能做的事情,我們每個人沒想像中來的渺小,台灣也是個能在國際發光發熱的存在,身為台灣人&宜蘭人,看完這本書我覺得與有榮焉,甚至期許自己也在逐步往前的過程中,不忘記社會關懷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