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時常思考生命意義的我而言,哲學彷彿照亮了一條探索的道路,但嘗試拜讀哲學大師的巨作,卻深感艱澀、無趣、難以下嚥。偶然看到本書的簡介「誰適合讀這本書? (1)每天都會蹲馬桶的人(2)想聽起來很聰明的人(3)想了解哲學到底是什麼的人(4)想透過哲學解開人生疑問的人(5)學生、上班族、家庭主婦與無業者。」覺得應該可以透過輕鬆有趣的方式探索哲學。
本書集結13位哲學家(連孔子都列計在內)、100個經典的哲學思維,以故事、問題、插畫(哲學家的廁所圖鑑以及邏輯流程圖)來介紹哲學,而作者筆調相當詼諧,明明是哲學書卻會讀到會心一笑的那種。
不過,可能為兼顧易讀性與多元性,個別哲學家與哲學思維都僅有簡短、概略的介紹,想有系統地瞭解各家理論在本書是不可得。個人覺得本書的定位是目錄總覽,讓讀者先廣泛接觸、若對於個別哲學家或理論有興趣,再另擇管道深入探討。
本書對於哲學精要的敘述,也頗能給人耳目一新、當頭棒喝的感受。分享本書3段個人最喜歡的文字:
1. 我們總將願望具體化,想要大房子、好一點的工作或是好鄰居,但實際上,重點在於對於正向變化及改變的感覺,而非擁有本身。(滿意度與水車理論)
2. 只有自己真正能控制的,才是與生命相關的東西,然而那些東西並不多,剩下的一切根本無關緊要。(斯多葛學派)
3. 人生不該是以好看的、保存完好的身體,安全到達墓地為目的的旅行,應該是側身滑落一團煙霧,徹底筋疲力竭,並且大喊: 哇!真是趟有趣的旅程! (專注當下與投資未來的權衡)
(最後偷渡1句讀後最認真奉行的指導原則: 飲食均衡就是兩手各拿塊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