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用實例輔佐說話技巧,讓人了解到說話能夠如此有威力,看完這本會想再去找作者前一本書《CIA教你識人術》,以下節錄一些書中提到的名詞解釋:
樂觀偏見
在《綠野仙蹤》(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 原著小說裡,所有人物一走進翡翠城,都被命令戴上綠色眼鏡,因此翡翠城似乎看起來比實際上更綠。但小說中告訴大家,翡翠城「並沒有比其他城市更綠」。你可以把樂觀偏見視為我們往往是透過這樣的眼鏡來看世界,所以所見之物會比實際情況更具吸引力。
所以,壞事永遠不會發生在盲目的樂觀主義者身上。
樂觀偏見會發生,在於當一個人相信他所做之事,對自己所帶來的風險將低與同樣做此事的另一人,或他自己可獲得較大報酬的時候。此種樂觀偏見可能導致人們從事危險的行為,因為他們相信自己不會被抓到、受傷、死亡,或是因其他不良後果而受害。
錨定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我發現談判時,很可能因無意間助長對方的樂觀偏見,而傷害了對自己有利的和解機會。我就曾看過談判專家希望直接切入正題,一開始就提出非常合理的提議或要求。但對方認為最初的開價只是個起點,期待更加優渥的提議,而變得更敢於開口要求。這樣一來,對方堅持己見、討價還價的結果反而比最初的提議還要糟糕。社會心理學家稱此現象為「錨定效應」。
確認偏誤
確認偏誤會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例如,我們認為事情應該是怎麼一回事,然後積極尋找僅與我們成見相吻合的資訊,忽略完全相反的證據。我們也許會用符合自己觀點的方式來詮釋一則訊息:或是緊抓住某個特定觀點,即便後來所有證據都指向不同方向。
具說服力話語的四大要素
1.詳盡 2.不偏不倚 3.簡潔有力 4.真誠
提升好感度的方法
對別人說好話或說別人的好話。
提到對方的名字,尤其是名字,能產生親切感與好感。
利用「鏡射」技巧:找出對方在背景、生活、觀點或個性與自己的相似之處。
用獨白化解認知失調
清楚自己所做的事是錯的,但卻不認為自己是個壞人,會使人出現認知失調。獨白可以幫助對方減輕這種痛苦:承認不法行為,而無需接受自己是壞人的前提。
愛爾蘭作家兼詩人王爾德(Oscar Wilde)曾說:「執著是缺乏想像力者的最後遁辭。」這句話也許有助於解釋承諾及一致性的心態。一旦魔人做出承諾,則彷彿進入自動駕駛模式,跟隨承諾所引導的方向前進。這將產生巨大的潛在影響,讓其他人能夠左右我們、占我們便宜,甚至是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而利用我們。當然,這點也適用於我們試圖影響他人之時。
先釋出善意的好處
談判中,對方原本可能預期你會直接來硬的,但是他們將因你釋出的善意卸下心房,許多人也將報以善意。
為對方搭建一作預留後路的金橋,言下之意正是切勿因自己達成目的過於洋洋得意而毁掉後路。
商業交易中,與諂媚的推銷員或不道德的企業主管打交道時,我們必須穿上隱喻的假髮與長袍,並進行角色扮演。溝通、談判、約談或審訊,都是在進行一種角色扮演。扮演的角色必須真正考慮到所有的觀點,保持超然立場,方能達成令大家都滿意的結果。
「達克效應」
在特定領域中能力有限的人會有種錯覺,物以為自己在該領域中比實際情況更優秀、能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