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所謂的「逆反幻覺」
我的心得想從以下三點切入。
1 何謂「逆反幻覺」?
「學者Ackbar Abbas曾在其名著《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用『逆向幻覺』(Reserve Hallucination(按:作者在此應為『reverse』之誤寫))這樣的概念去討論香港:幻覺是指看到不存在的東西,逆反幻覺是指事務明明擺在眼前,卻沒有被看到。」(第28頁)
講到澳門,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是什麼?是葡式蛋塔、賭場還是大三巴?我讀這本書第一件覺得訝異的事,是九零年代到外地留學的澳門學生為了避免複雜或是無從解釋起「澳門人」究竟是什麼樣子的身份,而多數選擇稱自己作「香港人」,只因為認為香港不論文化上還是國際知名度上都比較充足。
但澳門跟台南一樣作為最早與歐洲人接觸的都市,有一整個舊城區都是聯合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中國最早的燈塔、西式炮台、基督教墳場等,早在香港在清朝成為香港以前,明朝的澳門已有葡萄牙人的足跡。甚至現下最流行的改良異國料理(fusion food)一直以來在澳門的土生葡人(Macanese,在澳門生的中葡混血)料理,舊城區的小餐廳中供人品嘗。
2 回(不了)家的痛苦即懷舊
可是現在的澳門常為人所批評的是除了亞洲最高的人均收入,基礎、社會建設就充足了嗎?2017年一場天鴿颱風,市區停電淹水,但賭場依舊燈火通明,曝露出來的不只是相對剝奪,也是一直以來隱約使人感到潛在的問題,原來真的只是未爆彈,而這次的颱風就是火苗。那如果把發展博奕業拿掉,變回「原來」的澳門,一切就會好嗎?
「懷舊(Nostalgia)的希臘字源,是『回家』(notos)加上『痛苦』(algos),指的是一種回不了家的痛苦。在十七世紀的歐洲,最早的相關研究是從醫學的角度探討離家的瑞士僱傭兵的鄉愁,那是源於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到了二十世紀,精神心理學開始關心懷舊情緒,研究發現,一些為鄉愁所苦的人一旦回到家鄉仍是失望,因為他們懷念的其實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段時間,那是不可追回的。」(第174頁)
作者回想他九零年代來台灣唸書時,澳門的百業蕭條,大家都盼望回歸祖國帶來的經濟成長;他回想葡萄牙政府的消極治國,回想沒有任何NGO或政府組織的分部在澳門。過去在抽掉所有歷史語境下看起來或許是美好的。
3 Homi Bhabha的理論
我第一次讀到Homi Bhabha是在大學後殖民文學的課堂上。「霍米巴巴的核心理論,就是混雜(hybridity)、模糊(ambivalence)、邊緣(periphery)及『居間性』(in-between-ness),即是不屬於這,也不屬於那。他認為,混雜的文化打破僵化的國族傳統,模糊的身份質疑排他的民族主義,邊緣的位置有利於挑戰掌握話語權的中心。對他來說,曾被殖民的地方會因為文化混雜而併發新意,蘊藏變革因子。」(第199頁)
作者認為自我身份的建立,其一來自於認定自己與他者的不同,但如果把太多東西都納入他者,自己也可能一點也不剩了;參考Bhabha的理論,除了殖民文化之外,作者認為本土身份認同不能只是一味的排他,而是應該善用自己混雜、邊緣的特性。除了在澳門適用之外,反思台灣混合了各種文化,獨尊特定語言,或是排斥某種想法或思潮,都是種可惜。
小結
個人寫得太嚴肅,但這其實是本好讀的澳門簡介,也是少數(相較於多本與香港有關的作品)專注在澳門的中文文學作品,可以讀一讀澳門的政治、社會、文化和歷史,回過頭思考台灣建立自己的本土身份的作為有何可取不可取之處,或只是單純用一本書的時間了解澳門,抑或下次拜訪澳門之時,利用這本書,帶著讀者參觀並深刻了解大三巴、賭場或蛋塔之外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