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0

三輩子 BY 貳團 麗莎陳🐬

我其實不大看自傳的,尤其在世者的,但看完聶華苓的《桑青與桃紅》實在對這個人太好奇,什麼樣的生長背景可以讓她將跨越漫漫歲月的故事,用富現代感的用印象式速寫,詮釋出大時代下中國女性受到的壓抑?也好奇《桑青與桃紅》之後的故事到底甚麼呢?

「我是一棵樹。根在大陸。幹在台灣。枝葉在愛荷華。」—聶華苓《三輩子》

《三輩子》承襲了《桑青與桃紅》的結構,三部曲分別依據其年幼時期在大陸的性格養成、1949年後來台的際遇,以及遇到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後,前往愛荷華的生活。

雖然是自傳,但聶華苓用了大量對話式的散文、老朋友之間的談話記錄,當然也不泛桑青與桃紅最常出現的書信格式,讀起來很是活潑,不會像某些自傳都是作者本身自述的角度而導致的單調無聊(或令人想睡)。

本來我最有興趣的是第三部分〈紅樓情事〉,敘述聶華苓和他老公保羅‧安格爾的相遇、相知和相惜的過程,這部份也被許多人評為最閃的自傳-

「我戴起眼鏡用筷子揀起滑溜溜的鴿蛋,還照了張相,大張口得意地笑,是我這輩子最愚蠢的樣子。華苓大笑。在那以後我再沒吃過鴿蛋。一個就夠了。現在,每當我在愛荷華看見鴿子飛過,閒雅地搧著彩虹翅膀,我就充滿了感激,鴿子幫我逗華苓笑,逗她和我一道走出門,改變了我的餘生。」

這是收錄在《三輩子》中,安格爾的回憶文字。讀起來滿輕鬆有趣的,書中有很多透過旁人的視角來刻劃聶華苓的一生。

但整本讀完後我最喜歡的反而是第二部分〈綠島小夜曲〉,在她這段生命歷程中,她來到了台灣,加入了雷震創辦的《自由中國》,而後所發生的故事,透過她的視角看見了那個時代的臺灣(戒嚴、政治打壓、特務監視),也看到雷震、殷海光鮮為人知的一面。

其中一段故事我映象特別深刻,當時的聶華苓經濟狀況並不好,只能用沾水筆寫作,而殷海光某次領到稿費後,就買了一支新的鋼筆,便要把舊的鋼筆送給聶華苓,說到:「這支筆,要不要?舊是舊,可我寫了幾本書了,你拿去寫作吧!」

但第二天晚上,殷海光又慌慌張張地和聶華苓說:「有件事和你商量一下可以嗎?可不可以把你的筆和我的筆交換一下?」

聶華苓大笑:「兩支筆可全是你的呀!」

殷海光認真地說:「給了你,就是你的了,再要回來,不禮貌!我還是喜歡那支舊筆,我用了好多年了!」

最後聶華苓把舊筆還給了他,殷海光連忙道謝,這段小故事顯示了兩人關懷彼此的方式,很是可愛。整本書都像這樣交叉以各種文體呈現了聶華苓的一生,非常吸引人不斷讀下去,雖然常常忘了在看誰的自傳(?)

如果你喜歡《桑青與桃紅》,推薦連這本《三輩子》一起看完,有種姊妹作、番外篇的感覺。但這本書實在是......有點厚重,推薦買電子書版本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