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奇的文字是這樣的:
「寫字是為了拯救自己,或者更幸運地,也拯救他人;雖然到最後,可能誰都拯救不了。」
讀她的詩,總能感受到其中的生命力,時而飛翔、時而徬徨,切片敘述著自身的、社會的、幸福的、悲傷的日常。
〈一輩子〉
「曾經想和你一起
過一輩子
後來一輩子變成了
一場冬季
不知道是一輩子太短
還是冬季
太長」
對詩人們來說,常覺得長詩或散文才能代表他們自己。但讀詩以來,我好像都更喜歡短詩,短詩短而有爆發力。
〈智齒 〉
「是我們。
拖延許久
確實讓我痛
也確實之於我
不需要的東西」
《任性無為》收錄了一百首作品,一次看完一百首詩,很爽快阿,尤其這本詩集是這樣的—
「這本《任性無為》,被我個人視作一道人生分水嶺,想以此和二十七歲的我以及二十七歲以前的我告別。 說告別看似容易,決心要做又是另一回事。距離上一本作品《結痂》出版,盪過了三年時間,這段日子不長不短、不急不緩,卻像世間天幕包羅了所有表情。我曾晴朗如無畏末日,也曾暴雨如同歸末日;我曾飽滿以巒間曙光現身,也曾透穿以海上紫霞褪去;我曾高舉棒槌發令雷鳴雷劈,也曾低垂簾帷輕喚霧起霾聚──我徹徹底底笑過哭過、愛過恨過、生過死過,站在誤認的高處俯瞰楚門的生活,墜入假想的井底漠視手邊的繩索──總言之,現已都是回首,我終於產下新的我。 」—追奇
也很喜歡部分作品後面會補充紀錄創作的當詩的心境,彷彿都更貼近了作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