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8

存乎一心:東方與西方的心理學與思想 BY 壹團 郭文昌

這是一本略顯狂妄,但讀下去相當有深度內涵的書籍,略顯狂妄的原因是因為作者們將東方思想代表孔子和西方心理學三巨頭之一的榮格,直接請到書中和他們進行對談,模擬兩位賢人的想法一起來探索一個主題:人,這種寫作方式也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之中提到閱讀的最終層次:主題閱讀,主題的設定大概是1.人的成長及2.人與人的關係,這兩點可是千言萬語也說不盡道不完,但兩位作者因為有多年的、深刻的從事相關工作經驗,對於個案常見的瓶頸,也可以隨時在書中信手捻來,這裡就得先提到兩位作者的來頭,黃煥祥先生與麥基卓先生,他們兩位是加拿大的心理成長機構海文學院的創辦人,多年來協助人們處理各式各樣的心理健康諮詢服務,所以由他們來談到這樣的主題(1.人的成長及2.人與人的關係),可以說是相當具有參考性,我甚至覺得自己在讀的應該是心理學系的參考書籍。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整本書讀起來其實沒有那麼難,不會用太艱澀的專有名詞來困住讀者,而且可以概略的了解東、西方文化的思想在人的本質上的差異性,西方有佛洛伊德、阿德勒、榮格為首的思想哲學,搭配存在主義和完形療法作為理論建構的補充,東方則有儒道釋三家、易經、古典中醫作為代表,而在書的最終篇章,則設法統合不同觀點,建構出通用的心理原型。
作者們的心理學觀點,以這本書來說的話並不全面、完整,可能要看另外兩本著作<生命花園>、<關係花園>會更好的理解作者們的思想,這本書算是作者們成長的養分,將他們的思想從東、西方心理學概論的何處吸收而來解釋的蠻清楚的,所以當他們提出對某個論點的看法時,具有參考性但不能完全認定他一定就是對的,畢竟人文哲學相關的議題是有相當大的討論空間,還是要多閱讀相關哲學的書籍。
在書中我比較喜歡的一個概念是他們把看似矛盾對立的觀點,作為前景跟背景在討論,這不會讓人落入非此即彼的陷阱之中,而更像是太極的陰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看似對立的觀念,其實是互相彌補彼此的不足之處,在作者的理論中則是力量導向(內在自信相關)和權力導向(外在成就相關),在社會上權力導向的人會比較顯眼,因為獲得物質的成功,如同太陽一般的閃耀,而力量導向則是對內在自信的肯定,比較像月亮一樣的柔和與包容;看似不同的兩種導向,其實是作為前景和背景互相輝映的,兩者缺一不可,而人生持續突破瓶頸,每次完成一次完形過程,人格就會更加成熟一點。如果可以耐得住性子,推薦給大家,試著讀一讀這本磚頭書,相信一定可以從中吸收到一些心靈、人際的智慧,絕對不是市面上那種簡單的心靈雞湯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