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8

如果我們一起做總統:關於未來,讓你一無所懼的七堂課 BY 貳團 家得@Ryan

韓國作家蔡社長另一巨作,之前看過他的二個作品《知性對話必備!讀懂世界的生存之書》及《知性對話必備!提升素養的生存之書》後,馬上就被圈粉了,而這本書更是讓我驚艷,作者擅長把複雜難懂的事,簡單扼要、有條有理的講清楚,字字珠璣且舉例得當,讓我一看就懂,忍不住給予五星好評!

本書針對七個有關「公民素養」的議題,稅金、自由、國家、職業、教育、正義及未來等主題,讓作者帶領著你,思考我們的未來,並且想像成我們一起在當總統,應如何把國家帶到哪個方向,你的抉擇就是國家未來的走向!認真地說,本書簡直就可列為我們國民教育中「公民」課程裡,以前叫做公民與道德?

以稅金的議題來說,我們只能從「自由市場」及「政府干預」作為社會發展的方向,身為總統,稅金的調漲或調降將成為社會問題的解決之道。所謂的自由市場就是政府放寬規範及調降稅金,而政府干預則是強化規範以及調漲稅金。而這二者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眾所皆知,調降稅金則福利水準低,調漲稅金則福利水準高,總不可能出現低賦稅、高福利的狀態,站在公民的角度,你希望選擇哪一邊?當然希望政府調降稅金?好,那調降稅金有缺點嗎?這意味著政府支持自由市場,承認生產工具私有化,放任資本家們壓榨勞工,造成貧富差距日益懸殊,勞工所賺的錢,大部分都進了資本家的口袋,而自己只能領到微薄的薪水樽節度日。那調漲稅金呢?多數人認為聽到調漲稅金,下意識的就覺得應該要加重富人的稅金,賺得越多、繳得越多乃天經地義,於是調漲稅金可分為直接稅及間接稅,直接稅又可分為累進稅及富人稅,目前台灣所使用的就是累進稅,也就是所得(收入)到了超過一門檻,超過門檻的這些所得(收入)加重課稅。那富人稅就是針對總資產來課稅,意即總資產超過某一門檻,則必須課稅。另外還有非調漲富人稅又能提高國家稅收的方法,也就是間接稅,在此就不贅述了。總而言之,自由市場的利益主體是少數資本家,而政府干預的意義主體是多數勞工。

再來聊聊另一個顛覆我觀念的議題,教育。

先來說說學校教我們什麼。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教育內容就是課本上所得到的知識學問,那教育形式就是整個求學階段的「學校制度」這個形式所教給我們的東西。學校這種形式會對我們進行潛移默化的教導,讓我們養成了將來能與社會接軌的模樣。我們要探討的就是教育形式,那麼我們在學校這種形式中學到什麼呢?那就是「對真理的理念」和「對競爭合理性的信念」。

對真理的理念我先略過不談,我們來談談「對競爭合理性的信念」。

什麼是對競爭合理性的信念?學校裡的大考小考、以及政府主導的各種升學及資格考,都讓我們認為「競爭是合理行為」,作者表示競爭本身並非壞事,但是學校讓學生抱持著競爭就是合理行為將會造成社會問題。作者以韓國為例,只有排名前8%的學生能進入明星大學,而落在平均級分的學生則佔大多數,這些多數學生代表都有平均的水準,然而學校卻是讓這些處於平均級分的學生感到羞恥和挫折。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收入,只有那些8%的學生,將來出社會進入前景看好的公司,其所得則高於平均薪資很多。而那些平均級分的學生,將來的所得就是平均薪資,也為自己能力不足感到羞恥。因為這一切都是由競爭而來,我們一直相信透過競爭而來的結果都是合理的。作者表示不能單憑公平的考試就相信結果是正當的,社會必須負起評量結果的責任,讓成績已在平均水準的學生受到稱讚,並得以安居樂業,這才是正常的社會!

其實這七個議題都圍繞著經濟這個主軸,國家的走向也是被經濟所牽動,慶幸自己活在一個民主的國家,我們的選擇就是國家的未來,了解一個公民應具備的知識,當你每次能選擇時去做出選擇,這才是一個公民應有的態度,而你準備好當一個公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