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書後半段「教練式輔導」的教學,我滿喜歡書前半部分作者對於自己和兒女間衝突的描述。其中作者提到一個她自己發想出來的父母評鑑方法。這段我覺得特別有趣。這個方法是:在孩子放學時,在回家路上的某個路口等待,然後像是偶然遇見一樣出現,此時孩子的反應就是最準確的評鑑。如果孩子很開心地喊著「媽媽!爸爸!」並跑過來抱住你的話,這樣的人就是超級等級的S級父母;假使孩子沒有跑過來抱住,但仍笑著打招呼的話,則屬於A等級;要是認出父母的瞬間,孩子是皺著臉說:「媽,你怎麼站在那裡?」或是「爸,你在那邊幹麼?」心不甘情不願的打招呼的話,就是B等級;若是孩子改走別條路或是假裝沒看見父母,那麼就是C等級了。看完這個父母評鑑方法後,我自己覺得這個方法說不定也適用所有社會上的人際關係,比如在假日突然看到同事時,或者身為老師突然在非上課期間看到自己學生時等等;或許也可以從自己/對方當下最自然的反應,重新體認這段關係。這是整本書裡思考起來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