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者不是沒有能力,只是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把這些潛能發揮出來。
外向者利用外來刺激來取得能量
內向者需要獨處來恢復精力
在談內向者適合的工作前可以想想
1.小時候的自己喜歡做什麼?
2.什麼樣的工作吸引你?
3.你羨慕什麼事情?
4.你的天賦是什麼?
我們不一定能找到最舒服的工作
但能找到提供最大價值的工作。
內向者到新環境的3個挑戰
1.結交朋友
先從交一個朋友開始踏出第一步。
2.尋求協助、提問
有時會覺得提問打擾到別人,可以試著清楚描述問題,並詢問可以找誰幫忙,比較容易找到對的人回答。
3.展現能力
或許我們不太會說很多漂亮話,但我們的細心和觀察力,讓我們就像狙擊手,低調從關鍵小事上改變全局。
面對衝突時,內向者容易感到不舒服,甚至覺得自己有責任,而選擇逃避,善用你的分析、觀察力和敏感力
同理
提供中立的諮詢
表達需求
比起大吼或生氣,冷靜的分析更能讓對方平靜聽你說話(但要避免指責、推卸責任,保持客觀很重要)
內向者的4個優勢
1.深度思考
事前準備,精準行動
2.善於傾聽
擅長觀察,理解他人
3.專注穩定
深度專注,等待時機
4.具有恆毅力
持之以恆,永不放棄
內向者在社交場合事前準備
1.精選聚會,知道自己去的理由。
2.和熟悉的人一起去。
3.設立簡單目標、從一句問候開始。
4.事先找好撤退方法,有退路就不怕
在現場時你可以
1.慢慢融入不強迫
2.準備口袋話題好互動
3.協助主人自然融入
4.先在旁邊聽,再慢慢加入對話
你不需要一直說,只需要在關鍵時說
,有意義的刷存在感,才會被重視。
初期先求有、再求好。
與內向同事合作的小秘訣
1.提供充分資訊,他可以想適合方案
2.給他思考與作業的時間。
3.私下主動問他們想法
4.他們注重細節,適合風險管理
5.他們自律,不用監督
與外向同事合作的小秘訣
1.重要事情特別強調,多加提醒。
2.他們善行銷,放他們往外最好
3.陌生開發、建立連結都是他們專長
4.不喜歡重複無聊的工作
5.喜歡邊說邊想。
6.有他人注意和支持能提升幹勁。
不同主管報告提供類型
1.支配型主管:一頁就好
2.表現型主管:漂亮就好
3.親切型主管:實用就好
4.分析型主管:越厚越好
改變的三個迷思
1.對各種事情說yes. X
多嘗試是必要的,但什麼都好反而會讓自己疲於奔波,無法專注,將資源妥善安排,找到自己的節奏才能良好發揮。
2.跨出舒適圈 x
比起跨出舒適圈,更重要的是擴展自己的能力範圍,一次跨太多會讓自己反感,在自己能接受的基礎上,慢慢往上加才能長久持續。
3.演久了就是真的 x
強顏歡笑勉強自己只會精疲力盡
好好的做自己,發揮自己的特色、優勢才是長久之道。
越理解自己,越要有意識地去突破自己的極限,重點不在於內向、外向,而是找出自己的優勢,發揮、創造自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