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小說為八篇短篇的集合,其中幾篇之間有些許人物連結,但各篇的故事獨立性很高,我會看作是描寫生理女性於八種社會環境下的生活面貌,職場則是主要背景材料,對於我這種尚未步入職場的圈外人來說,並不知道裡頭所信奉的價值觀為何,不過當權力關係清晰如薪水與職位,壓迫便不會再像一般人相處那般猶疑遮掩,它被賦予更好的動機直撲而下。
第一夜,翻開這本書的首篇已是深夜,不知為何後面也跟這股慣性,總挑著夜濃的時候來讀。〈同學會〉很短,寫主角茉莉參加同學會的場面,幾句作者特意凸顯的對話以及茉莉自始至終的緊繃正慢慢建構起小說世界,不過在此起點處我還沒什麼頭緒,這短篇結束時甚至帶了點錯愕。是直到沿路讀下去,意識到未完待續的氛圍正是因為,它才是開啟入口的門。
個人喜歡〈在河之州〉,敘寫四十二歲法語老師篠若對戀愛關係的糾結,而本篇最張牙舞爪的便是那道年齡,不管是在工作或婚姻中,女性年齡一直是攻擊焦點,更別說戀愛關係。想到以前看《八月心風暴》這部描述家庭關係的電影, Meryl Streep 所飾演的角色 Violet Weston 總嚷嚷著,女人老了什麼都沒有,連風采也不會有,男人卻是越老越有魅力。張曼娟的《我輩中人》也提了,「大叔」已經被賦予新的意象,什麼時候才會輪到「大嬸」呢?
〈在河之州〉細緻描寫年齡對女性的致命,就算篠若熟讀女性主義,她也無法克制自己在喜歡的人面前為年齡焦慮,為皮膚焦慮,為妝容焦慮,冬日暖陽下的並肩散步也無法讓她鬆懈,思緒千迴百轉,卻始終撞不出一條可走的路。年齡、身材、化妝、服飾……,關於人,很多部分都是由外在評價所製造,其中,許多女性生長自我的權利被剝奪,她們幾乎是全由外在評價構成,這表示一丁點壞評價都可以抹殺一群女性。評價很多時候跟公正無關,反倒是服務提出評價的人,那人今天想要獲得什麼,他便會創造出能夠達到目的的評價,人們需要陪襯在旁的美貌,那就批評不美貌的人;人們需要生育,那就批評不生育的人;人們需要權力,把夠多人踩在地上就會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