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百個人都取同一口井的水來喝,結果有九十八個人開始腹瀉,那我該一直開抗生素給這些人吃,還是停下來發問:那口井裡到底有什麼鬼東西?
作者娜汀.哈里斯是舊金山灣景區的一位小兒科醫生,灣景區是舊金山最窮困且犯罪率最高的區域之一。在她在治療病人時,她漸漸發現病人的身體問題,即使表面症狀不同,但都隱隱約約指向同一個因素:童年時期經歷的惡性壓力。所以與其治療症狀,為什麼不想辦法解決造成這些症狀的根源呢?
在本書以第一人稱的角度,介紹作者如何發現病人不同症狀下背後的共同因素:童年逆境經驗,之後開始追求童年惡性壓力造成症狀的機制,並企圖改變與推廣幼兒疾病的篩檢與評估標準程序,並喚起醫療照護領域正視負面童年經驗對兒童與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影響。從書的結尾看來醫界仍有不少醫界同僚認為這是社會問題而非醫療問題,但作者仍持續推廣他的理念並己成功讓越來越多人重視這個問題。
書中將兒童面對的壓力,依壓力對身心的影響分級,分別是: 良性壓力反應,可容忍壓力反應,及惡性壓力反應。孩子經歷過良性反應及可容忍壓力反應,壓力反應系統才能健康發育,在面對壓力來源的時候正常反應。惡性壓力反應是指孩子在嚴重壓力環境下,沒有任何支持與保護的條件,孩子須以身心受損的代價適應生存的環境。在這種狀況下,孩子進入壓力反應失調的惡性循環裡。暴露在惡性壓力環境下越久,造成的身心傷害越大。作者告訴我們:童年遭受不適當對待所成造的惡性壓力,是許多身心疾病的根源。
可能造成兒童壓力反應的事情很多,例如家庭暴力,家人的經常性的羞辱或忽略,冷暴力,性侵或性騷擾,父母離異,照顧者的酗酒或藥物濫用,社區安全等等。很多人都知道童年的逆境經驗可能會對心理,情緒,個性造成影響,這本書告訴我們,除此之外,童年逆境經驗和心臟病,癌症這些眾所皆知的主要死因也有關連。
吸引我看這本書的原因是,相對於西方,較早的年代(希望現在好多)的台灣的父母對小孩的教育方式是比較威權式的,對小孩有比較強的控制,體罰辱罵是常見的教導手段。在這樣的氛圍下,虐童的新聞時有耳聞。每次看到虐童的新聞都覺得很心痛,我覺得每個小孩都值得在被愛與安全的環境下長大,但不幸的是,恐懼仍然是某些小孩成長的過程中唯一的玩伴。然而令人慶幸的是這本書提到這個傷害是可以慢慢改善的,作者提出:睡眠,運動,飲食,正念,心理諮商,健康的人際關係是通往療癒的處方。
希望童年逆境的問題能被越來越多人注意與了解。雖然痛苦,災難,與困難是人生的一部份,有些事不可能完全避免,但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如果有關愛孩子,疼惜孩子的照顧者一路支持孩子走下去,他們就可以克服生命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