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5

世界距離民主只有五天:一群中國少年的民主實驗 BY 貳團 吳冠宏

作者與友人設計了青少年援助偏鄉的夏令營,並且將活動的細節全部都由成員開會自治決議,參與的大人只扮演輔助會議的角色。
只需要五天的時間,小孩就可以體會民主的意涵。作者有意將這次活動做為蒼蠅王和惡魔教室的對照組,說明民主程序也有望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雛型。

有幾個段落是我覺得印象深刻的,關於棄權,程序上如何理解棄權和設計棄權的定位才是合理呢?書中提到,十人投票,五人同意、五人反對,那麼決議應該是--沒有產生多數,所以不通過;但如果投票結果是一票同意、九票棄權,那麼應該理解為--過半數同意通過。

因此另一個稍有關聯性的觀察是,程序設計對於反對票的重視和促進。有必要嚴格區分棄權者與反對票,就我看完本書的理解,棄權是一種消極的權利,表現為無意見;反對票則包含反對意見及修正意見,並且會經過辯論程序,對於決議的內容及正當性皆有正向的意義。所以不應該認為棄權等同不贊成,反而應該將反對票的定位區分出來,賦予與程序上的付出相當的表決效力。

我認為作者的民主意謂客觀的、具體細節的規則加上程序上均等的地位。但是書中作者也隱隱察覺即使如此也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各種細微的權力關係無所不在,資源雄厚者在絕對公正的規則下,影響力也仍然遠超他人。
這點在書中顯而易見的,就是活動成員和同行的父母,即使活動圓滿成功,學到了民主的會議規則,一旦父母在場,似乎連基本發言的權力也不在自己身上。對此,書裡面也只選擇避開矛盾,讓家長不要出現在會議中。除了期待自我約束以外,有什麼辦法,倒是值得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