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 BY 壹團 Chi

不平等的審判(unfair)

以心理學、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審視當今(美國)司法制度的諸多不公與缺陷。讀完覺得,現在好像跟審判豬公、把人扔進水裡看浮沈定罪的時代好像沒太大不同。法官、檢察官、警察如同你我帶有偏見,一旦形成某種看法,會一直找資料證明這個看法,忽視牴觸卻可能的事實。兇手明明站在最右邊,受害者卻指認正中央的無辜者。潛在犯罪者認為罰750鎂比較重,罰「750鎂+2小時社會服務」比較輕。人心真的很有趣也很強大,能設計出顯然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的司法制度,企圖追求或許神才能做到的「公平正義」。

節錄:
1.如果人們欺騙的結果對別人比較有好處(而不是對自己),他們會騙得更多。如果我們做的只是為了別人,就不太會用負面的眼光看待自己,即使有什麼不道德的行為,也很容易被合理化。

2.人們創造了刑事司法制度,並不代表人就一定是這個程序或是制度最理想的操作者。我們與生俱來的限制,可能會讓我們無法遵守自己的原則,或是達到自己的目標。這暗示著,我們的法律制度應該不要那麼依賴人的想法、記憶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