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0

台灣鐵道文化志 BY 壹團 方子 ยุพิน

本身非鐵道迷,由於前陣子工作的關係擔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工作坊的活動工作人員,當天有許多文史工作者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在熱絡的討論台灣的鐵道文化,
激起我想要好好了解台灣鐵道的相關知識。

以前對於鐵道的直覺印象是舊舊的台鐵,看完了這本書後才了解鐵道對於台灣不單純只是運輸功能,從清代時期歷經日本殖民至戰後的台灣到現在,鐵道承載著各個時期的歷史文化脈絡,小至庶民的日常生活大至政治經濟。書中提及的鐵道不僅限於"台鐵"像是阿里山的森鐵、糖廠的小火車、烏來的台車或是礦業鐵路等都是台灣珍貴的鐵道文化。讓我這個的門外漢大大的長知識~

從文字中可以深深感受到作者對於台灣鐵道文化保存的決心及對當時政府處理這些鐵道文化資產消極態度感到憤慨。我們常常會揶揄某某市容是中華民國式美學,或許在這些揶揄之後可以思考的是在現今都市的發展下該如何與過往的歷史建築共存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是2011出版的,作者在書的結尾寫了許多對於台灣鐵道文化保存的期許與願景,在去年2019年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正式揭牌,作者洪致文教授也擔任籌備處的主任,真的是當之無愧。在台灣文史工作相對不友善的環境下,還是有很多人默默在付出與努力覺得很感動跟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