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30

一天一篇短日記,寫出英文強實力 BY 貳團 Selena Chen

本書能幫助讀者,在每日習作中累積輕量卻有用的進步。

網誌圖例版:https://reurl.cc/zbMOxa

在國外學英語時,老師不只一次鼓勵我們,要將所有學到的單字、片語、口語用法等,融入日常的會話中。為什麼呢?

從我過去的自學經驗看來,若要增加對一個新語言的熟悉度,「句子」確實比單純沒有情境上下文的「單字」更容易記住,且能一次記住一套實用詞組的機率也會大幅攀升。

《一天一篇短日記,寫出英文強實力》應用的,其實就是這樣的概念。

作者 Mami 在每篇日記中,會以 3 至 5 個短句組成一個主題日記,在標題點出主軸後,以中文描述內容,在以英文填空日記留下給讀者的思考空間,其後於英文日記中揭露她的選用字。讀者如對這些單字片語有興趣,則可以在最下方查看註解。

一開始使用這本書,我最不習慣的其實是按照日期閱讀。這是因為作為中階、進階英語使用者,英語在我的生活中,最常出現的情境是「職場」,因此「解題」、「能夠立刻回應問題」的需求很強烈。

幸好,翻到書目,可以看到很清楚的篇目排列,將會話應用的主題用一句話說明清楚。如果今天我想跟同事表達身體不適,可以查看 10/9、10/16、11/6、11/11、11/30 等日記的內容,找到適合的語境與用法。

那麼,具體來說該怎麼應用呢?

比如說,在 10/9 的日記中,描述了「忍不住吃零食」、「克制自己」等句子。而在 12/12 的日記中,則說到食物疑似有問題等描述。

如果將之組合應用,就可以寫出:「I couldn’t help eating sweets this morning. Now I have a stomach ache. I feel like I’m gonna throw up.」這樣的句子;描述自己因為早上忍不住吃太多甜點,而導致現在肚子痛想嘔吐的情況。

《一天一篇短日記,寫出英文強實力》書中,日記之間有清晰的時間脈絡。由於 12/11 的忘年會大吃大喝,導致隔天 12/12 身體不適而想早退。

這樣的設計,使英文學習不再枯燥乏味。 我常在紀錄實用句子、練習用法時,因為小故事太有趣而不自覺延長學習時間。也因為句子間彼此關聯,能很快記住飽含實用單字片語的長句短文,學起來真的非常輕鬆愉快。

如果是初階英語學習者,直接跟著書目一篇一篇練習,是最沒壓力的作法。若行有餘力,可在學習數篇後,挑選主題相近的成句,試著拼貼出自己的日記,持之以恆,相信英語實力會大幅進步喔!

在本書中,另有七篇附錄,說明「戀愛」、「工作」、「生活用品」、「健康、節食」、「時尚」、「飲食」、「金錢」的表現手法。有時在職場,想與同事聊天時,這些附錄就能派上用場。

像我最近因為準備婚禮的關係,開始健身、飲食控制,因此常常婉拒同事邀約聚餐。在這種時候,準確表達自己因為正在規律飲食與健身,而無法參與聚會,就可以避免同事誤會你不合群。

他國同事得知我在飲食控制時,好奇詢問:「So… you eat out or cook at home?」我回答:「I cook for myself. I do grocery shopping twice a week.」就是取自上圖範例的句子組合。

你可能會好奇,這些日記成句要怎麼樣即興應用呢?其實學語言時,需要有點自覺地假設應用情境。比如在讀這篇時,我可能會在心中先想像幾個場景:

「糟糕,我早上掃完房間後,不僅忘了丟垃圾,連指甲剪也忘了放在哪。」
「電視壞了,衛生紙也用完了,我該去 Costco 採買了!」
「我要刷牙睡覺了;但在此之前,我得先在手指上貼 OK 繃。」

有了這些情境,再將例句依時態、人稱需求變化,或加入副詞、形容詞等,強迫自己寫成短文,下次遇到類似場景就能很快應用。如果沒時間寫,也可以在心裡自言自語多念幾次。

貼近生活的各種情境
讀者可能會很好奇,日記填空式學英文,學習的深度足夠嗎?

我個人覺得,使用起來的「廣度」大於「深度」,基本上涵蓋日常生活、職場應對、朋友閒聊的各種情境,且作者選用的單字片語涵蓋口語用法,因此能幫助讀者寫出更道地、更輕鬆的英語。

比如說,早年我從加拿大朋友那學到 kinda 的用語後,就很愛在寫簡訊、打字聊天時,跟他們 kinda 來 kinda 去。不過,回台灣以後每次這樣用,有一半機率會被問說這什麼意思(感覺台灣人雖然愛用 wanna,但很少用 kinda。)
因此,在使用這本日記英文書學習時,發現作者有運用這個口語詞,瞬間感到相當親切、道地。

另外還有一些很生活化的用語,比如說外出洽公時穿到不合腳的鞋子,想要表達「磨腳」但英文沒有這樣用法時,可以學習用「起水泡 got a blister」替代描述。


英語學習無窮無盡,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很重要。學習語言,其實就跟培養運動習慣、或是立志減肥一樣,「耐力」比「速效」重要太多。持之以恆的累積詞彙,且能頻繁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才是提升語言能力的有效方法。

想想看,中文能力好的人,多半也是廣泛閱讀、溝通或寫作表達流暢無礙,甚至頗有文采之人,這是因為他們不僅僅讓語言停留在「我手寫我口」的程度,更會有意識地去模仿、創新,或是以更多元的詞彙應用溝通。

英文不也是如此嗎?

只是,如果突然要你直接寫一篇文章,恐怕負擔太大,進行沒幾天就會因為詞彙匱乏、不知道要說什麼、不知道怎麼表達等等問題而崩潰,甚至逃避習作。

寫簡短日記則是個相對無負擔的做法,應用本書更能省去想主題、想情境、搜索單字片語用法的時間。如果你不曉得該寫在哪,Twitter(推特)、Plurk(噗浪)等單篇訊息量較短的平台,應該滿適合的。

當然,最沒有隱私考量或發表壓力的,我個人首推手寫!親手寫的文句,通常也能記得較久,這是打字練習所無法獲得的學習特色唷。

找對方法,零負擔自學英文絕對能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