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3

家事斷捨離:第一本打破收納迷思、讓每個人都能不必特別花時間就做好家事的減法生活書! BY 壹團 Zoe

作者定義的斷捨離:
斷:「斷絕」大量囤積物品。
捨:「捨棄」不要的物品。
離:藉由重複「斷」、「捨」的過程,「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物品需要耗費勞力、時間、空間去維持,透過捨棄多餘的雜物,使時間與空間的「餘裕」回到自己身上,是本書的核心概念。

本書不僅斷捨離物品,也檢視了做家事的心態,把容易造成心理負擔的觀念重新檢視。例如:日本媽媽為孩子做的造型便當逐漸淪為媽媽間的競爭、換洗衣服與垃圾總是想要累積到一定的量再一起清理、以為收納解決了問題,其實收納才是問題的元兇⋯⋯

持有物分為三種:
1.遺忘之物
早就忘記其存在,完全想不起來的東西。
人對於眼睛未見的東西容易忘記,可是這些「遺忘之物」卻霸佔了我們的空間、時間,而且還耗費精力。
2.執著之物
指腦海中有印象,但無法丟掉的東西,通常是一些充滿回憶或親手製作的東西即使如此,當事人也不是特別寶貝它,只是延緩決定要不要丟棄它們的時間。
換句話說,就是「不需要.不適用.不喜歡之物」
3.需要.合適.喜歡之物
願意花時間、願意騰出空間、願意多花心思、想維護品質的東西。這在使用者和物品之間會維持著一層舒服的關係。

不過,這三種分類會隨時間改變。「需要.合適.喜歡之物」也會變成「遺忘之物」或「執著之物」。

作者提倡一目了然的收納術,不要將物品收納在有蓋的盒內再用標籤分類。取而代之的是限制物品的總量,在買之前問自己是不是需要、買來之後拆去包裝、擺放在固定的地方。

在過年前借了這本書,整頓一下自己的心態也整理一下房間,裡面提供不少讓家事變得更輕鬆愉快的方法,容易閱讀也利於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