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恩‧派瑞許被《原子習慣》暢銷作者克利爾更盛讚:「派瑞許是我見過最博學的人,擅長把知識化為實用洞見。」
但這本《思考的框架》滿雞肋的,不推
可以從內容感受到作者的博學,但我覺得他只是把一些「思維模型」用口語化的方式介紹出來,但其實看完這本書,並不很知道可以怎麼使用。不過前言他有提到這是系列專書的第一本,或許後面會有偏實作的書籍。
還是分享個裡面提到我覺得比較有機會在日常生活使用的方法(而且寫的比較明確的):
►「第一原理思考」:不會拆解問題,我們就只能重複「別人怎麼說」的成規慣例,缺乏應變與創新的能力。找到最基本的第一原理,就能掌握問題核心,推翻錯誤假設、開創新路徑。建立第一原理的方法:
1.說明你的想法,並解釋想法的起源。(我為什麼這麼想?我到底是怎麼想的?)
2.挑戰假設。(我怎麼知道這是真的?如果反過來想,會怎麼樣?)
3.尋找證據。(我如何支持這個論點?來源是什麼?)
4.考慮其他觀點。(別人會怎麼想?我怎麼知道自己是正確的?)
5.檢視後果和影響。)如果我錯了怎麼辦?如果我錯了會導致甚麼後果?)
6. 質疑原始問題。(為甚麼我會這麼認為?我是否正確?我可以從推理過程中得出什麼結論?)
透過這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不要再只是憑直覺或情緒反應做出思考決定,這個我很推薦可以搭配《六頂思考帽》來做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