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4

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BY 壹團 Han

本書主要是在探討,所謂的「天賦」與「練習」之間的關係。

在許多專業的領域當中,總有一小部分的人,其表現遠勝於大部分的人,我們常會認為這些人,會有這樣的表現一定是來自於先天所得到的「天賦」。

但在作者的研究當中,否定了這樣的假設,認為透過「刻意練習」,一般人也有機會能夠達到頂尖的表現。

一般人學習事物的經驗是這樣的:對某件事感到有興趣,可能還買了相關的器材、工具;開始去上課,聽老師講解、跟朋友練習;一開始不是很順利,但隨著練習慢慢抓到訣竅;越來越有成就感,技巧變得熟練;但熟練到一定程度,變無法再進步。

有研究指出,一個人的表現一旦達到「可接受」的程度,動作成自然,再多花幾年「練習」也不會進步。

刻意練習並非是輕鬆的,透過針對弱點強化、刻苦的訓練,才有辦法在領域的表現上面,更上一層樓,在挑戰極限的同時,讓身體出現代償性變化,偏離舒適圈,但又不會距離太遙遠。

在刻意練習中重視對事物的「投入」,減去會影響自己投入的因子,設定計畫或是尋求導師的協助,當練習看到成果的時候,技能本身就會成為動機的一部分,正向循環的讓自己更投入。

用刻意練習來對照自己,想到的是跑步跟數學這兩件事: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在跑步上面蠻有「天賦」的,不用練的很勤成績就蠻不錯,大概就是別人問練習多久,都不好意思回答的那種。但這種想法某種程度也是一種束縛吧?被天賦的思維所綁住,覺得能依賴天賦,心態上就會變得有點不思進取。

而數學算是另一種反面,從小數學就不太好,不確定是因為不好而沒興趣,還是因為沒興趣而不好,總之學習動機不夠強烈、方法不夠有效,導致數學上的表現一直不太好,也許從刻意練習的角度去思索,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又或許不夠努力,導致覺得自己被沒有數學上「天賦」的思維所影響。

所謂的天賦影響固然很重要,能降低我們對於學習事物的門檻,但真正影響我們做得更好的,還是源自於「刻意練習」,所謂「天道酬勤」,透過努力與計畫性的有效學習,能幫助自己趨向更完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