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同婚還沒合法前的故事。作者從伴侶到家庭的角度,剖析她身為同志的掙扎與不安。最讓我有所感觸的就是首篇散文【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伴侶身為台南望族的基督教家庭,伴侶的母親是位虔誠的基督教徒,但母親仍舊以愛屋及烏的心態極為照顧作者,雖然作者僅以短短幾句話描述,但讀在心中仍有不少感觸。還有身為一個從小接受日式教育傳統大男人的外公,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他雖然不清楚作者與伴侶的關係,但他卻不是以試探性的話語詢問,而是站在一個關心孫女的角度,告訴作者與伴侶:「你沒嫁,你嘛沒嫁,你們住作夥……按呢好」。或許在法律上的身份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旁人的支持,讓更多的她與她或他與他明白:「我和你在一起,便不會太害怕。按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