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6

深度數位大掃除:3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 BY 貳團 Hong O'Neal

心得:有重度網路成癮又想改變生活型態的人建議試試此書列出的各種實用方式,改善焦慮、重拾對人生的主控權。
此書揭漏矽谷巨獸無所不用其極地用科技奪走人們的注意力,並從中獲利。當人們過度連線,會失去獨處的能力,沉溺虛擬世界而導致真實生活越來越單一、淺薄。
作者提出不少解決方法,如:
一、散步。盡可能地找時間散步。散步這種"高尚的藝術"可以使人們保持健康、精神更加抖擻。
二、寫信給自己,用一本筆記本寫下自己的想法,將自己抽離令人分心的數位那些玩意。
三、不要按讚:不再把社群媒體當作維繫情感的工具。這限制將改善社交生活。
四、批次處理簡訊:此做法能更專注在當下,也能提升人際關係的素質。
五、設定對話時間:事先安排特定日子的特定時間,主動聯繫自己關心的人,也請他們有空時在特定時間與你聯繫。
六、優先安排勞心費神的活動,而不是被動休閒。你從投入活動中獲得的價值,往往與投入的精力成正比。
七、運用技能在實體世界創造有價值的東西。
八、尋找那些需要結構化社交互動的實體活動,如桌遊,街頭健身。
九、每週修復或打造某個東西。
十、加入活動、團體。如志工、聯誼會。
十一、執行休閒計畫。把精力投注在困難但有價值的事情上,收穫會比在網路世界還多。
十二、從手機上刪除社群媒體
十三、把你的裝置變成專用電腦,刻意從電腦這樣強大的機器關閉某些核心功能,只為了提高工作效率。
十四、像專業人士那樣使用社群媒體。目標是增加良好資訊的吸收,減少廢物。
十五、採用慢媒體。只關注品質最好的新聞來源。認真看待自己接觸網路資訊的方式。
十六、捨棄智慧型手機,改用低階手機。注意:你的時間,等於矽谷巨獸的獲利。
這本書值得一看,關於如何成癮、如何用另一個或更多好習慣替換認知而減少網路成癮,書中有很詳細的步驟協助大家改善生活品質。
最後套句作者的結語,願科技的存在,使各位成為更好的人。

延伸閱讀:
行為上癮:從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行銷學的角度,完全解析智能社會下讓你入坑、欲罷不能、難以自拔的決策陷阱。出版社:堡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