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

快樂錢:買家和賣家必讀的金錢心理學 BY 壹團 Aileen

簡單來說,這是一本關於錢、但無關理財的書。《快樂錢:買家和賣家必讀的金錢心理學》由兩位學者撰寫,不是在教我們如何賺、存多一點錢,而是如何「用錢買到快樂」。是的,雖然古人說,錢買不到快樂,但作者告訴我們,也許錢無法在真正意義上「買」到快樂,但是懂得如何使用錢,確實有辦法讓快樂變成「用錢」的附加產物,隨著花錢而來。

想要用同樣的錢,「買」到更多的快樂,簡單來說就是五個方法:

1. 買體驗而不要買產品
產品會折舊、但體驗不會。購買實質物品的期待與快樂感,在拿到的那個瞬間達到高峰,過後就頭也不回地下降了。相反的,體驗在那個當下也許不一定是正面的,但會隨著時間越沈越香、越回想越有趣、越懷念,因此買體驗幾乎可以說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2. 越難得越開心
久久一次的體驗、享受,快樂會加倍,若過於頻繁、無差別,則會讓快樂下降,因此可以考慮久久喝一杯星巴克、吃一桶冰淇淋,會比天天當水喝、當零食吃,獲得更多的快樂。

3. 先付款、後享受
讓心痛在前面,一方面可以降低亂花錢的風險(因為付錢時會心痛、且東西還沒辦法馬上拿到享受,更能過濾掉一時衝動買的東西)。且付完錢後,剩下的就是開始期待的興奮感,拿到東西時,會有種免費拿禮物的錯覺,根本雙重享受。

4. 花錢買時間
時間的充裕感會決定你能有多開心,因此花錢時如果能想到時間怎麼配置,那會更容易快樂而非煩惱。

5. 為他人花錢
施比受更有福是句老生常談,但非常有用。付出或給予不在乎數字大小,都能有同等的快樂,投資報酬率特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