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哲學博士吳光遠針對心理學家榮格所寫的著作,從榮格小時候對耶教的疑慮而產生的焦慮症,到取得精神病博士透過佛洛依德的著作「夢的解析」而與他相知相惜最後因研究理念決裂,幾近崩潰的榮格也變成了一個病人,不過接觸了東方易經跟接觸世界各國的神秘學,也講自己的心理學理論建立的更為完善,而生命中的愛妻艾瑪.羅森巴赫與及女弟子們也是幫助他學說更完善的好助手。
佛洛依德跟榮格兩人是解夢的好手,意識是自我意志展現,而潛意識就是不被本人發現的龐大意志,意識如果是水面上的冰山,那麼潛意識就是水面下巨大的基礎,佛洛依德的個體潛意識理論認為人做夢是慾望的展現,甚至是有著戀母情結的性衝動,而這樣的慾望可能引發精神疾病,而榮格則認為人類是有集體潛意識的存在,從先祖的經驗跟活動透過DNA的記憶而一直在每個人的體內,做夢是通往集體潛意識的道路,也是治療精神疾病的解藥。
另外榮格也提出人格面具的理論,為了因應社會利他才能獲得資源的利己行為,會讓自己想是戴著面具般的扮演角色,正如許多喜劇演員常說自己在台上取悅觀眾,下了台卻一句話都不想說,雖然扮演可能讓我們在社會上更好,但是過於偏頗的傾向某方面,可能會喪失自我,甚至是被潛意識反撲。
所以榮格主張人這一生就是要整合自己的人格,而集體潛意識的原型有這些部分
「人格面具」
「阿尼瑪&阿尼姆斯」前者是男性擁有的女性特質後者是女性擁有男性特質,可能一個肌肉男看到貓咪會狂喊好可愛,而女主管為了領導而展現男性的威權表現,這兩個特質有好有壞,端看自己如何運用而定。
「陰影」當外在表現出的強烈特質,就有相反的特質,例如外向之於內向等特質,如果外在表現傾向天平的一方,可能會遭到陰影的反撲
而榮格學到東方陰陽調和的思想,認為人要試著讓自我與潛意識去做個調和,甚至可以借重集體潛意識古人累積的經驗從中學習,最終成熟的人格就是自我實現化。
榮格用他的理論幫助了許多受精神疾病所困擾的病人,當宗教無法起到作用,他用他的方法讓病人自我解析並慢慢的自我瞭解,算是一本不錯的瞭解榮格入門書。